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冻土中未冻水含量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1 国外对冻土中未冻水含量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内对冻土中未冻水含量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1.3 多年冻土区桩基工程研究现状 | 第12-17页 |
1.3.1 多年冻土区桩基类型及特点 | 第12-13页 |
1.3.2 桩土间荷载传递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3 国外对多年冻土区桩基研究现状 | 第15页 |
1.3.4 国内对多年冻土区桩基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4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多年冻土中桩基原型试验研究 | 第18-29页 |
2.1 引言 | 第18页 |
2.2 工程概况 | 第18-20页 |
2.2.1 试验场地概况 | 第18页 |
2.2.2 试验桩基概况 | 第18-20页 |
2.3 试桩方案实施 | 第20-22页 |
2.3.1 试验反力系统 | 第21-22页 |
2.3.2 试验加载系统 | 第22页 |
2.3.3 试验方法 | 第22页 |
2.4 试验数据及处理 | 第22-28页 |
2.4.1 第一批次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3-25页 |
2.4.2 第二批次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25-2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冻土中未冻水含量试验研究 | 第29-42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试验仪器及原理 | 第29-31页 |
3.2.1 试验仪器 | 第29-30页 |
3.2.2 试验原理 | 第30-31页 |
3.3 试验方案及步骤 | 第31-32页 |
3.3.1 试验方案 | 第31-32页 |
3.3.2 试验步骤 | 第32页 |
3.4 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32-39页 |
3.4.1 第②1层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4.2 第②层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4.3 第③层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4.4 第④层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5 冻土弹性模量与未冻水含量的关系 | 第39-41页 |
3.5.1 第②1层冻土弹性模量与未冻水含量的关系 | 第39-40页 |
3.5.2 第②层冻土弹性模量与未冻水含量的关系 | 第40页 |
3.5.3 第③层冻土弹性模量与未冻水含量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3.5.4 第④层冻土弹性模量与未冻水含量的关系 | 第41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桩-冻土体系模型建立与分析 | 第42-57页 |
4.1 引言 | 第42页 |
4.2 冻土温度场的建立 | 第42-45页 |
4.2.1 传热学基本理论 | 第42-44页 |
4.2.2 温度场的建立 | 第44-45页 |
4.3 承载力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9页 |
4.3.1 桩体力学参数确定 | 第46页 |
4.3.2 冻土力学参数确定 | 第46-47页 |
4.3.3 桩-冻土接触面模型的确定 | 第47-48页 |
4.3.4 荷载及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48页 |
4.3.5 模型单元的选取及网格划分 | 第48页 |
4.3.6 非线性问题的求解 | 第48-49页 |
4.4 桩-冻土体系模型计算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4.1 地应力平衡分析 | 第49-51页 |
4.4.2 荷载位移曲线分析 | 第51页 |
4.5 荷载位移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1-56页 |
4.5.1 桩长对 P-s 曲线的影响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5.2 桩径对 P-s 曲线的影响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5.3 桩体模量对 P-s 曲线的影响分析 | 第53页 |
4.5.4 桩体泊松比对 P-s 曲线的影响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5.5 桩端持力层内摩擦角对 P-s 曲线的影响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5.6 桩端持力层粘聚力对 P-s 曲线的影响分析 | 第55页 |
4.5.7 桩端持力层未冻水含量对 P-s 曲线的影响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多年冻土区桩极限承载力对应沉降值研究 | 第57-65页 |
5.1 引言 | 第57页 |
5.2 多年冻土区静载试验极限承载力对应沉降值的讨论 | 第57-60页 |
5.3 非冻土区灌注桩破坏模式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4 多年冻土区灌注桩破坏模式分析 | 第61-64页 |
5.4.1 桩端土层-2℃时灌注桩破坏模式分析 | 第61-63页 |
5.4.2 桩端土层-6℃时灌注桩破坏模式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