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50页 |
1.1 无机微孔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| 第11-22页 |
1.1.1 无机微孔材料分类 | 第11-12页 |
1.1.2 沸石分子筛的发展历史 | 第12-14页 |
1.1.3 磷酸盐系列化合物 | 第14-19页 |
1.1.3.1 磷酸铝化合物 | 第14-15页 |
1.1.3.2 磷酸锌化合物 | 第15-17页 |
1.1.3.3 磷酸镓化合物 | 第17页 |
1.1.3.4 其它磷酸盐化合物 | 第17-19页 |
1.1.4 无机微孔晶体的合成方法 | 第19-22页 |
1.2 组合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| 第22-33页 |
1.2.1 组合化学方法的起源 | 第22-24页 |
1.2.2 什么是组合合成 | 第24页 |
1.2.3 原理与特点 | 第24-26页 |
1.2.4 材料组合库的建立 | 第26-27页 |
1.2.5 目前组合化学取得的进展 | 第27-32页 |
1.2.5.1 发光材料探索的优化过程 | 第27-28页 |
1.2.5.2 同素异形的催化物质的组合合成与筛选 | 第28页 |
1.2.5.3 无机水热合成的组合研究 | 第28-32页 |
1.2.6 组合化学方法的优势与局限 | 第32页 |
1.2.7 应用前景 | 第32-33页 |
1.3 无机微孔晶体的定向设计合成 | 第33-37页 |
1.3.1 简介 | 第33-34页 |
1.3.2 模板作用指导下的定向合成路线 | 第34-37页 |
1.4 本课题的选题目的与意义 | 第37-38页 |
1.5 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结果 | 第38-39页 |
1.6 本文所用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50页 |
第二章 水热/溶剂热组合合成技术的建立与完善 | 第50-63页 |
2.1 前言 | 第50页 |
2.2 组合反应釜的设计 | 第50-52页 |
2.3 实验步骤 | 第52-53页 |
2.4 组合合成、分离与表征过程 | 第53-62页 |
2.4.1 自动进样 | 第53-56页 |
2.4.2 自动分离 | 第56-57页 |
2.4.3 自动X-射线粉末衍射表征 | 第57-61页 |
2.4.4 组合合成库的建立 | 第61-6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三章 新型磷酸锌微孔化合物的合成、表征及合成规律研究 | 第63-100页 |
3.1 前言 | 第63-64页 |
3.2 化合物A-E 的合成 | 第64-65页 |
3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64页 |
3.2.2 化合物A-E 的制备 | 第64-65页 |
3.2.2.1 合成方法 | 第64-65页 |
3.2.2.2 合成条件 | 第65页 |
3.2.2.3 合成范围 | 第65页 |
3.3 化合物A-E 的表征 | 第65-74页 |
3.3.1 组成分析 | 第65-66页 |
3.3.2 X-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| 第66-68页 |
3.3.3 热重分析 | 第68-70页 |
3.3.4 单晶结构解析 | 第70-74页 |
3.4 化合物A-E 的结构描述 | 第74-82页 |
3.4.1 化合物A 的结构描述 | 第74-76页 |
3.4.2 化合物B 的结构描述 | 第76-77页 |
3.4.3 化合物C 的结构描述 | 第77-78页 |
3.4.4 化合物D 的结构描述 | 第78-81页 |
3.4.5 化合物E 的结构描述 | 第81页 |
3.4.6 小结 | 第81-82页 |
3.5 化合物A-E 合成规律研究 | 第82-92页 |
3.5.1 前言 | 第82-83页 |
3.5.2 实验部分 | 第83页 |
3.5.3 实验结果 | 第83-90页 |
3.5.3.1 水体系不同晶化温度的影响 | 第83-86页 |
3.5.3.2 EG 体系不同晶化温度的影响 | 第86-88页 |
3.5.3.3 混合溶剂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| 第88页 |
3.5.3.4 过渡金属对反应体系的影响 | 第88-90页 |
3.5.4 结果讨论 | 第90-91页 |
3.5.4.1 溶剂的影响 | 第90页 |
3.4.5.2 温度的影响 | 第90-91页 |
3.4.5.3 过渡金属的影响 | 第91页 |
3.5.5 小结 | 第91-92页 |
3.6 化合物A 的相转变研究 | 第92-96页 |
3.6.1 化合物A 在不同温度下煅烧的XRD 谱图 | 第92-93页 |
3.6.2 化合物A-200 表征 | 第93-96页 |
3.6.2.1 粉末指标化 | 第93-94页 |
3.6.2.2 热稳定性分析 | 第94页 |
3.6.2.3 元素分析 | 第94-95页 |
3.6.2.4 核磁共振分析 | 第95-96页 |
3.6.3 小结 | 第96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0页 |
第四章 新型层状磷酸铝化合物及由低维磷酸铝为前驱体的合成研究 | 第100-147页 |
4.1 一种新型含奇特H-键螺旋线的层状化合物AlPO-DMF 的合成 | 第100-114页 |
4.1.1 前言 | 第100-102页 |
4.1.2 实验部分 | 第102-105页 |
4.1.2.1 试剂与仪器 | 第102页 |
4.1.2.2 化合物的制备 | 第102-105页 |
4.1.3 化合物的表征 | 第105-109页 |
4.1.3.1 组成分析 | 第105页 |
4.1.3.2 SEM 晶貌分析 | 第105-106页 |
4.1.3.3 X-射线粉末衍射谱图分析 | 第106-107页 |
4.1.3.4 13C 核磁共振谱图分析 | 第107页 |
4.1.3.5 结构解析 | 第107-109页 |
4.1.4 结构描述 | 第109-113页 |
4.1.5 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4.2 以二维层状化合物AlPO-DMF 为前驱体的合成研究 | 第114-125页 |
4.2.1 前言 | 第114页 |
4.2.2 实验方法 | 第114-115页 |
4.2.3 GIS-Co 的表征 | 第115-117页 |
4.2.4 GIS-Co 的单晶解析 | 第117-119页 |
4.2.5 合成因素对体系的影响 | 第119-122页 |
4.2.6 小结 | 第122-123页 |
4.2.7 GIS-Mn 和GIS-Mg 的表征 | 第123-125页 |
4.2.8 小结 | 第125页 |
4.3 以1D 链AlPO-ESC 为前驱体的合成研究 | 第125-129页 |
4.3.1 前言 | 第125-126页 |
4.3.2 实验方法 | 第126-127页 |
4.3.4 GIS-M2+( M=Co,Mn,Mg)的表征 | 第127-129页 |
4.3.5 小结 | 第129页 |
4.4 以2D 层状磷酸铝化合物AlPO-TETA1 为前驱体的合成研究 | 第129-141页 |
4.4.1 化合物AlPO-TERA(1-3)结构特点 | 第129-134页 |
4.4.1.1 AlPO-TETA1 的合成与结构 | 第129-131页 |
4.4.1.2 AlPO-TETA2 的结构 | 第131-132页 |
4.4.1.3 AlPO-TETA3 的结构 | 第132-134页 |
4.4.2 实验部分 | 第134-139页 |
4.4.3 结果讨论 | 第139-141页 |
4.4.4 小结 | 第141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41-1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2-147页 |
第五章 计算化学和组合化学相结合定向合成磷酸铝分子筛AlP04-21 | 第147-166页 |
5.1 引言 | 第147-149页 |
5.2 AlPO_4-21 的结构特点 | 第149-150页 |
5.3 有机胺模板能力的研究 | 第150-153页 |
5.3.1 分子力场 | 第150页 |
5.3.2 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150-151页 |
5.3.3 能量优化 | 第151页 |
5.3.4 理论预测合成AlPO_4-21 的模板剂 | 第151-153页 |
5.4 组合合成 | 第153-155页 |
5.4.1 试剂与仪器 | 第153页 |
5.4.2 合成方法 | 第153-154页 |
5.4.3 合成范围 | 第154-155页 |
5.5 表征结果 | 第155-162页 |
5.5.1 X-射线粉末衍射谱图 | 第155-157页 |
5.5.2 元素分析 | 第157-159页 |
5.5.3 热重分析 | 第159-160页 |
5.5.4 单晶解析 | 第160-162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1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2-166页 |
结论 | 第166-169页 |
致谢 | 第169-170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70-17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171-173页 |
中文摘要 | 第173-17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178页 |
附录 | 第183-200页 |
1. 合成无机材料所用主要原料和试剂 | 第183-184页 |
2. 部分晶体结构的晶体学数据,原子坐标及键长、键角 | 第184-200页 |
2.1 AlPO-DMF | 第184-188页 |
2.2 ZnPO-A | 第188-193页 |
2.3 ZnPO-C | 第193-197页 |
2.4 ZnPO-D | 第197-2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