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§1-1 电子色散补偿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-1-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-1-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§1-2 色度色散(CD)及其补偿 | 第9-10页 |
1-2-1 色散产生的原因 | 第9页 |
1-2-2 色度色散(CD) | 第9-10页 |
1-2-3 色度色散(CD)的补偿 | 第10页 |
§1-3 偏振模色散(PMD)及其补偿技术 | 第10-15页 |
1-3-1 偏振模色散的形成 | 第10-12页 |
1-3-2 PMD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1-3-3 PMD产生的原因 | 第13页 |
1-3-4 PMD补偿技术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§1-4 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自适应补偿系统模型 | 第16-24页 |
§2-1 补偿系统模型 | 第16-18页 |
2-1-1 差分群时延 | 第17页 |
2-1-2 偏振模补偿单元 | 第17页 |
2-1-3 反馈控制信号 | 第17页 |
2-1-4 控制算法 | 第17-18页 |
§2-2 补偿器的分类与比较 | 第18-23页 |
2-2-1 模拟滤波器 | 第18页 |
2-2-2 数字滤波器 | 第18页 |
2-2-3 模拟滤波器与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| 第18-19页 |
2-2-4 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比较 | 第19页 |
2-2-5 线性补偿器和非线性补偿器的比较 | 第19页 |
2-2-6 线性横向补偿器 | 第19-20页 |
2-2-7 横向滤波器仿真 | 第20-21页 |
2-2-8 判决反馈补偿器(DFE) | 第21-22页 |
2-2-9 DFE仿真结果 | 第22-23页 |
§2-3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适用于高速自适应补偿器的结构 | 第24-31页 |
§3-1 自适应横向滤波器(TF)结构 | 第24-25页 |
§3-2 横向行波滤波器(TWF)结构 | 第25-28页 |
3-2-1 传输线 | 第25页 |
3-2-2 横向行波滤波器结构 | 第25-28页 |
§3-3 CROSSOVER横向行波滤波器(TWF)结构 | 第28-29页 |
§3-4 FOLDED-CASCADE横向行波滤波器(TWF)结构 | 第29-30页 |
§3-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自适应DFE结构模型及仿真 | 第31-41页 |
§4-1 补偿器的电路设计 | 第31-35页 |
4-1-1 电路结构 | 第31-33页 |
4-1-2 增益单元 | 第33-34页 |
4-1-3 传输线 | 第34-35页 |
4-1-4 判决输出 | 第35页 |
§4-2 均衡器的版图设计 | 第35-37页 |
4-2-1 电感 | 第35-36页 |
4-2-2 增益单元 | 第36页 |
4-2-3 补偿器的版图结构 | 第36-37页 |
§4-3 电路仿真及性能分析 | 第37-40页 |
4-3-1 时域仿真与分析 | 第37-39页 |
4-3-2 S参数仿真与分析 | 第39-40页 |
§4-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附录A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