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--地方旅游事业论文

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扶贫研究--以云南省文山州为例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9页
一、绪论第9-23页
 (一) 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1. 问题的提出第9-10页
  2. 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-11页
 (二) 研究内容第11-12页
 (三) 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2-14页
  1. 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2. 技术路线第12-14页
 (四) 研究综述第14-23页
  1. 国外研究综述第14-17页
  2. 国内研究综述第17-23页
二、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的相关理论第23-30页
 (一) 相关概念解析第23-26页
  1. 贫困第23页
  2. 扶贫与旅游扶贫第23-25页
  3. 社区与社区参与第25-26页
 (二) 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6-30页
  1. 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页
  2. 比较优势理论第26-27页
  3. 旅游乘数理论第27-28页
  4. 社会交换理论第28-30页
三、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研究体系第30-37页
 (一) 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的内容第30-31页
  1. 参与当地旅游发展的规划第30页
  2. 参与旅游项目第30页
  3. 参与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第30-31页
  4. 参与当地旅游设施设备的维护第31页
  5. 参与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第31页
 (二) 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的作用第31-33页
  1. 确保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第31-32页
  2. 有利于当地居民文化素质的提升第32页
  3. 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第32页
  4. 保证当地旅游产品的高质量第32-33页
 (三) 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旅游扶贫模式及分析第33-37页
  1. 政府引导参与模式第33-34页
  2. 民族文化资源利用参与模式第34-35页
  3. 居民个体参与模式第35-37页
四、文山州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研究第37-56页
 (一) 文山州概况第37-40页
  1. 文山州贫困状况分析第37-38页
  2. 文山州旅游业发展情况第38-40页
 (二) 文山州旅游扶贫分析第40-45页
  1. 文山州旅游扶贫现状第40-41页
  2. 文山州旅游扶贫有利因素分析第41-45页
 (三) 文山州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个案研究第45-56页
  1. 广南县八达乡坝美村第46-50页
  2. 丘北县双龙营镇仙人洞村第50-56页
五、文山州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第56-64页
 (一) 文山州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存在的问题第56-59页
  1. 少数民族参与意识淡薄第56页
  2. 旅游扶贫载体还处于较低层次第56-57页
  3. 未体现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的主体地位第57-58页
  4. 利益相关者矛盾较为突出第58-59页
 (二) 文山州少数民族参与旅游扶贫的对策第59-64页
  1. 加强对居民的知识技能教育第59页
  2. 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第59-61页
  3. 完善居民参与机制以确保居民从中受益第61-62页
  4. 有效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第62-63页
  5. 积极争取非政府组织的支持第63-64页
六、研究结论与展望第64-66页
 (一) 研究结论第64-65页
 (二) 研究展望第65-66页
附录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致谢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国际青年旅舍发展研究
下一篇:旅游业态及其演变机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