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西湖凹陷古近系花港组低孔渗储层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引言第9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低孔渗储层特征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低孔渗储层成岩作用与储层形成机制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低孔渗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研究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1.4 主要工作量及取得的成果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主要工作量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主要研究成果第17-19页
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第19-28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概况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区域构造背景第20-23页
    2.3 区域沉积特征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辫状河三角洲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湖泊第26页
    2.4 层序地层特征第26-28页
第3章 低孔渗储层岩石学特征第28-42页
    3.1 碎屑(骨架)组分特征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石英含量特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长石含量特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岩屑含量特征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花港组与平湖组砂岩碎屑组分特征对比第30-31页
    3.2 骨架组分成熟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花港组骨架组分成熟度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铝硅酸盐对骨架组分的影响作用第32页
    3.3 主要岩石类型第32-34页
    3.4 岩石结构特征第34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碎屑组分特征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填隙物组分特征第38-42页
第4章 低孔渗储层成岩作用的产物与成岩演化序列第42-74页
    4.1 成岩作用的产物类型与特征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压实作用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自生矿物的沉淀作用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溶解作用第49页
    4.2 方解石胶结作用与形成机制第4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方解石胶结物的赋存状态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稳定碳、氧同位素组成特征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方解石胶结物物质来源及形成机制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图版法推测方解石胶结物沉淀温度及形成时间第56-62页
    4.3 次生溶蚀作用与形成机制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主要溶解矿物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溶解介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溶解作用机制与主要溶解介质第64-65页
    4.4 成岩演化序列第65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成岩演化序列概述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成岩阶段划分依据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成岩阶段划分与孔隙演化第68-74页
第5章 低孔渗储层孔隙类型、物性特征及储层发育控制因素第74-97页
    5.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第74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原生孔隙类型及特征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次生孔隙类型及特征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裂缝类型及特征第77-78页
    5.2 储层物性特征第78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孔隙度特征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渗透率特征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第83-84页
    5.3 沉积相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沉积物源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84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体系域沉积充填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88-89页
    5.4 骨架颗粒岩石组构特征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89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岩石颗粒结构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89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碎屑岩的矿物成分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92-93页
    5.5 成岩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压实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自生黏土矿物胶结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溶蚀作用对储层发育的影响第95-97页
结论第97-99页
致谢第99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03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103页

论文共10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西湖凹陷PH构造带地层压力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
下一篇:西藏荣那铜金矿床地质特征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