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挑廊桥风致响应的风工程研究
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3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景观人行桥发展概述 | 第10-13页 |
1.3 桥梁风工程理论发展概述 | 第13-24页 |
1.3.1 静风稳定性 | 第16-17页 |
1.3.2 涡振理论的发展 | 第17-19页 |
1.3.3 抖振理论的发展 | 第19-22页 |
1.3.4 颤振理论的发展 | 第22-24页 |
1.4 风洞试验技术简介 | 第24-28页 |
1.4.1 大气边界层风环境的模拟 | 第26-27页 |
1.4.2 桥梁结构的模拟 | 第27-28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8-30页 |
1.5.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28-29页 |
1.5.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2章 风气候分析 | 第31-45页 |
2.1 引言 | 第31-32页 |
2.2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平均风统计分析基本理论 | 第32-36页 |
2.2.1 基本风速统计分析方法 | 第32-34页 |
2.2.2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统计分析 | 第34-35页 |
2.2.3 风速风向联合分布的基本风速确定 | 第35-36页 |
2.2.4 计算点与风速测点同基本风速的换算 | 第36页 |
2.3 本工程项目建筑位置处风气候分析 | 第36-44页 |
2.3.1 工程背景 | 第36-38页 |
2.3.2 数据来源 | 第38-40页 |
2.3.3 统计分析 | 第40-4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3章 地貌模型试验研究 | 第45-65页 |
3.1 引言 | 第45-47页 |
3.2 山区风特性 | 第47-52页 |
3.2.1 平均风特性 | 第47-49页 |
3.2.2 脉动风特性 | 第49-52页 |
3.3 复杂地形风特性研究现状 | 第52-56页 |
3.3.1 理论分析 | 第52-53页 |
3.3.2 现场实测 | 第53-54页 |
3.3.3 风洞试验 | 第54-56页 |
3.3.4 数值模拟 | 第56页 |
3.4 本研究项目地貌模型风洞试验 | 第56-64页 |
3.4.1 本研究项目所处地貌 | 第56-58页 |
3.4.2 地貌模型的制作 | 第58-59页 |
3.4.3 地貌模型风洞试验 | 第59-60页 |
3.4.4 地貌模型试验结果 | 第60-6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5页 |
第4章 全桥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研究 | 第65-77页 |
4.1 引言 | 第65-66页 |
4.2 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、制作、测试和检验 | 第66-73页 |
4.2.1 气动弹性模型的相似准则 | 第66-68页 |
4.2.2 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| 第68-71页 |
4.2.3 气动弹性模型动力特性的测试与验证 | 第71-73页 |
4.3 气动弹性模型试验 | 第73-76页 |
4.3.1 气动弹性模型的测试仪器 | 第73-74页 |
4.3.2 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的风场设置 | 第74-7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第5章 试验结果处理和分析 | 第77-91页 |
5.1 试验结果处理和分析 | 第77-81页 |
5.2 将试验结果以等效静力荷载分布 | 第81-90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第6章 结论、建议及展望 | 第91-94页 |
6.1 本文主要结论 | 第91-92页 |
6.2 对原设计提出一些修改建议 | 第92页 |
6.3 进一步工作展望 | 第92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104页 |
作者简历 | 第10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