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团簇的简单介绍 | 第8-9页 |
1.2 双金属团簇熔化行为的研究现状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过渡金属团簇Co、Mo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计算方法和软件介绍 | 第13-18页 |
2.1 计算方法简介 | 第13-15页 |
2.1.1 分子动力学 | 第13页 |
2.1.2 遗传算法 | 第13-14页 |
2.1.3 密度泛函理论 | 第14页 |
2.1.4 Hohenberg-Kohn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1.5 Kohn-Sham方案 | 第15页 |
2.1.6 交换关联泛函 | 第15页 |
2.2 计算软件简介 | 第15-18页 |
2.2.1 Materials Studio软件包 | 第16页 |
2.2.2 VASP软件包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Ag-Ni双金属团簇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| 第18-30页 |
3.1 引言 | 第18-19页 |
3.2 计算细节 | 第19-21页 |
3.2.1 初始结构的产生 | 第19页 |
3.2.2 Gupta多体势 | 第19-20页 |
3.2.3 分子动力学模拟 | 第20页 |
3.2.4 比热、Lindemann因子及对关联函数 | 第20-21页 |
3.3 结果、分析与讨论 | 第21-28页 |
3.3.1 退火结构分析 | 第21-26页 |
3.3.2 比热曲线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3.3 对关联函数分析 | 第2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小尺寸的Co-Mo纳米团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 | 第30-50页 |
4.1 引言 | 第30-32页 |
4.2 计算细节 | 第32-33页 |
4.3 结果、分析与讨论 | 第33-48页 |
4.3.1 几何结构及能量 | 第33-36页 |
4.3.2 态密度 | 第36-4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0-53页 |
5.1 总结 | 第50-51页 |
5.2 展望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64页 |
发表文章目录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