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1.1 聚烯烃的概述 | 第9-10页 |
1.1.1 聚乙烯的概述 | 第9页 |
1.1.2 聚丙烯的概述 | 第9-10页 |
1.2 聚烯烃接枝改性常用方法 | 第10-15页 |
1.2.1 溶液接枝 | 第10-11页 |
1.2.2 熔融接枝 | 第11-12页 |
1.2.3 辐射接枝和光接枝 | 第12-13页 |
1.2.4 固相接枝 | 第13-14页 |
1.2.5 悬浮接枝 | 第14-15页 |
1.3 聚N-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概述 | 第15-17页 |
1.4 聚N-异丙基丙烯酰胺的改性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4.1 聚N-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改性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1.4.2 线性聚N-异丙基丙烯酰胺改性研究进展 | 第19-20页 |
1.5 本文工作 | 第20-22页 |
1.5.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| 第20-21页 |
1.5.2 本文的创新点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实验部分 | 第22-27页 |
2.1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22-23页 |
2.2 实验原理 | 第23-24页 |
2.3 表征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3.1 接枝率的测定 | 第24页 |
2.3.2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3.3 表面形貌分析 | 第25页 |
2.3.4 DSC测试 | 第25页 |
2.3.5 接触角测试 | 第25-26页 |
2.3.6 紫外-可见光分光光度分析 | 第26页 |
2.4 本章总结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紫外光引发低密度聚乙烯接枝聚N-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改性 | 第27-40页 |
3.1 聚N-异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 | 第27页 |
3.2 LDPE-g-PNIPAAm的制备 | 第27-28页 |
3.2.1 LDPE试样的预处理 | 第27-28页 |
3.2.2 LDPE的光接枝反应 | 第28页 |
3.3 LDPE-g-PNIPAAm的结构表征 | 第28-30页 |
3.3.1 PNIPAAm的结构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3.2 LDPE-g-PNIPAAm的结构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4 LDPE-g-PNIPAAm的形貌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5 影响光接枝聚合反应的因素 | 第31-33页 |
3.5.1 光还原时间和光敏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3.5.2 光照时间和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.6 LDPE-g-PNIPAAm的温敏性能分析 | 第33-38页 |
3.6.1 MDSC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6.2 LDPE-g-PNIPAAm温敏亲/疏水性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7 本章总结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紫外光引发聚丙烯接枝聚N-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改性 | 第40-52页 |
4.1 PP-g-PNIPAAm的制备 | 第40页 |
4.1.1 PP样条的预处理 | 第40页 |
4.1.2 PP的光接枝反应 | 第40页 |
4.2 PP-g-PNIPAAm的结构表征 | 第40-41页 |
4.3 PP-g-PNIPAAm的形貌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4 影响光接枝聚合反应的因素 | 第43-46页 |
4.4.1 光还原时间和光敏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4.4.2 光照时间和单体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4.4.3 基体材料对接枝率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4.5 PP-g-PNIPAAm的温敏性能分析 | 第46-50页 |
4.5.0 MDSC分析 | 第46-48页 |
4.5.1 PP-g-PNIPAAm温敏亲/疏水性分析 | 第48-50页 |
4.6 本章总结 | 第50-52页 |
第五章 Nano-Cu/LDPE复合材料的温敏改性 | 第52-62页 |
5.1 Nano-Cu/LDPE复合材料接枝PNIPAAm的制备 | 第52-54页 |
5.1.1 Nano-Cu/LDPE复合材料的制备 | 第52-53页 |
5.1.2 Nano-Cu/LDPE复合材料接枝PNIPAAm的制备 | 第53页 |
5.1.3 复合材料浸泡实验 | 第53-54页 |
5.2 Nano-Cu/LDPE复合材料接枝PNIPAAm的结构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3 Nano-Cu/LDPE复合材料接枝PNIPAAm的形貌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4 Nano-Cu/LDPE复合材料接枝PNIPAAm的温敏性分析 | 第57页 |
5.5 复合材料的释放性能分析 | 第57-60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