缩略语表 | 第6-7页 |
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前言 | 第11-13页 |
文献回顾 | 第13-25页 |
实验一 UNG2在肝细胞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研究 | 第25-32页 |
1 材料 | 第25-26页 |
1.1 细胞系 | 第25页 |
1.2 主要试剂 | 第25页 |
1.3 主要仪器 | 第25-26页 |
1.4 引物合成 | 第26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26-29页 |
2.1 肿瘤组织标本RNA提取 | 第26页 |
2.2 细胞培养 | 第26-27页 |
2.3 细胞总RNA的提取 | 第27-28页 |
2.4 RNA的反转录 | 第28-29页 |
2.5 统计学分析 | 第29页 |
3 结果 | 第29-31页 |
3.1 UNG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| 第29-30页 |
3.2 UNG2 mRNA在不同临床分期肝细胞癌组织中的水平 | 第30页 |
3.3 UNG2mRNA在肝细胞癌细胞中的表达 | 第30-31页 |
4 讨论 | 第31-32页 |
实验二 UNG2在HEK293T细胞中的定位及糖苷酶活性检测 | 第32-43页 |
1 材料 | 第32-34页 |
1.1 主要试剂 | 第32-33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33-34页 |
2 方法 | 第34-37页 |
2.1 UNG2过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4-35页 |
2.2 HEK293T细胞的培养与转染 | 第35页 |
2.3 抽提蛋白及蛋白样品制备 | 第35页 |
2.4 Western blot法检测HEK293T细胞UNG2的表达 | 第35-36页 |
2.5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HEK293T细胞UNG2的定位 | 第36页 |
2.6 UNG2的DNA糖苷酶活性测定 | 第36页 |
2.7 统计学分析 | 第36-37页 |
3 结果 | 第37-42页 |
3.1 pcDNA3.1(+)质粒图谱 | 第37页 |
3.2 pcDNA3.1(+)载体双酶切验证 | 第37-38页 |
3.3 UNG2 PCR产物验证 | 第38页 |
3.4 pcDNA3.1(+)-UNG2重组质粒测序结果 | 第38-39页 |
3.5 UNG2过表达载体的表达效果验证 | 第39-40页 |
3.6 UNG2定位在细胞核中 | 第40-41页 |
3.7 UNG2具有尿嘧啶糖苷酶活性 | 第41-42页 |
4 讨论 | 第42-43页 |
实验三 UNG2增强HEPG2细胞的抗氧化作用 | 第43-51页 |
1 材料 | 第43-44页 |
1.1 主要试剂 | 第43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43-44页 |
2 方法 | 第44-45页 |
2.1 Hep G2细胞的培养 | 第44-45页 |
2.2 H2O2处理细胞活性检测实验 | 第45页 |
2.3 细胞内ROS水平检测 | 第45页 |
2.4 PI/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死亡 | 第45页 |
2.5 统计学分析 | 第45页 |
3 结果 | 第45-49页 |
3.1 H2O2降低HepG2细胞的活性 | 第45-46页 |
3.2 H2O2能够诱导HepG2细胞死亡 | 第46-47页 |
3.3 H2O2可提高HepG2的ROS水平 | 第47页 |
3.4 UNG2可提高HepG2在H2O2中的活性 | 第47-48页 |
3.5 UNG2可减少H2O2中Hep G2细胞的死亡 | 第48-49页 |
4 讨论 | 第49-51页 |
实验四 UNG2增强HEPG2抗氧化的机制 | 第51-58页 |
1 材料 | 第51-52页 |
1.1 主要试剂 | 第51页 |
1.2 主要仪器 | 第51-52页 |
2 实验方法 | 第52-55页 |
2.1 Hep G2细胞的培养 | 第52页 |
2.2 细胞总RNA的提取 | 第52-53页 |
2.3 qPCR引物序列 | 第53页 |
2.4 荧光定量PCR | 第53-54页 |
2.5 雷帕霉素细胞活性检测实验 | 第54页 |
2.6 统计学分析 | 第54-55页 |
3 结果 | 第55-56页 |
3.1 UNG2能够抑制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| 第55-56页 |
3.2 UNG2能够抑制肝细胞癌细胞雷帕霉素抗性 | 第56页 |
4 讨论 | 第56-58页 |
小结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8页 |
附录 | 第68-69页 |
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