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-12页 |
第一部分 CT血管造影显示上矢状窦的可行性研究 | 第12-22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病例资料 | 第12页 |
2.CT血管造影扫描方法 | 第12页 |
3.后处理方法 | 第12-13页 |
4.图像质量评价 | 第13页 |
5.统计学分析方法 | 第13页 |
结果 | 第13-14页 |
1.图像质量分析 | 第13-14页 |
讨论 | 第14-18页 |
1.CT血管造影显示上矢状窦的技术 | 第14-16页 |
2.其他脑静脉成像方法 | 第16-17页 |
3.优势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结论 | 第1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8-19页 |
附图 | 第19-22页 |
第二部分 CT血管造影早期诊断上矢状 窦压迫的临床价值 | 第22-44页 |
材料和方法 | 第22-24页 |
1.病例资料 | 第22-23页 |
2.CT血管造影扫描方法 | 第23页 |
3.后处理方法 | 第23页 |
4.病变显示情况及评价标准 | 第23页 |
5.统计学分析方法 | 第23-24页 |
结果 | 第24-26页 |
1.影像学表现及预后 | 第24-25页 |
2.各因素与预后的关系 | 第25页 |
3.多元统计分析显著危险因素 | 第25页 |
4.上矢状窦压迫程度与预后的关系 | 第25-26页 |
讨论 | 第26-31页 |
1.颅顶部外伤后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| 第26-29页 |
2.影响颅顶部外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| 第29页 |
3.上矢状窦及桥静脉对外伤后颅内压调节的意义 | 第29-31页 |
4.不足与展望 | 第31页 |
结论 | 第31-3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2-33页 |
附图 | 第33-44页 |
综述 | 第44-50页 |
1.脑静脉系统的解剖研究 | 第44页 |
2.脑静脉系统成像的研究进展 | 第44-46页 |
3.脑静脉系统循环对颅脑外伤的临床意义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| 第50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