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主要英文缩略词索引 | 第12-13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3-17页 |
1.1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定义及诊断 | 第13-14页 |
1.2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的病因和分型 | 第14页 |
1.3 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治疗现状及并发症 | 第14-15页 |
1.4 本研究内容及临床意义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对象与方法 | 第17-25页 |
2.1 病例选择 | 第17页 |
2.2 资料收集和病例分组 | 第17-18页 |
2.3 手术方法 | 第18-21页 |
2.4 CPT愈合及再骨折评价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5 假关节愈合处横截面积相对比的测量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6 统计学方法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结果 | 第25-35页 |
3.1 一般资料 | 第25-26页 |
3.2 不同性别间无骨折生存率的比较 | 第26-27页 |
3.3 是否合并NF1无骨折生存率的比较 | 第27-28页 |
3.4 不同手术时年龄段无骨折生存率的比较 | 第28-29页 |
3.5 不同腓骨状态间无骨折生存率的比较 | 第29-30页 |
3.6 不同踝关节状态间无骨折生存率的比较 | 第30-31页 |
3.7 不同假关节愈合处横截面积相对比无骨折生存率的比较 | 第31-32页 |
3.8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及相关性分析 | 第32-35页 |
第4章 讨论 | 第35-39页 |
4.1 手术时年龄与再骨折 | 第35-36页 |
4.2 腓骨状态对再骨折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4.3 假关节愈合处横截面积相对比对再骨折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4.4 性别、NF1、踝关节状态对再骨折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39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9页 |
综述 | 第49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1页 |
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