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要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4页 |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8-19页 |
第1章 放射性核素标记的RGD在肿瘤显像中的研究进展 | 第19-41页 |
1.1 前言 | 第19-20页 |
1.2 RGD肽的研究背景 | 第20-22页 |
1.2.1 内源性RGD的特点 | 第20-21页 |
1.2.2 外源性RGD的特点 | 第21-22页 |
1.3 RGD肽的结构 | 第22-31页 |
1.3.1 RGD肽单体 | 第22页 |
1.3.2 RGD肽二聚体和多聚体 | 第22-23页 |
1.3.3 线形RGD肽 | 第23页 |
1.3.4 环状RGD肽 | 第23-25页 |
1.3.5 RGD肽的模拟物 | 第25页 |
1.3.6 RGD肽多聚体 | 第25-26页 |
1.3.7 RGD肽的化学修饰 | 第26-30页 |
1.3.8 RGDS肽的功能 | 第30-31页 |
1.4 RGD肽与肿瘤的诊断及治疗 | 第31-40页 |
1.4.1 RGD肽与肿瘤的诊断 | 第31-33页 |
1.4.2 RGD肽与肿瘤的治疗 | 第33-40页 |
1.5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2章 ~(99m)T_c-HYNIC-PEG_1-E[PEG_1-C(RGDfK)]_2的质量控制及在荷瘤裸鼠的SPECT显像 | 第41-51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41-43页 |
2.1.1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41-42页 |
2.1.2 实验试剂 | 第42-43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43-45页 |
2.2.1 ~(99m)Tc-3PRGD_2的制备 | 第43页 |
2.2.2 ~(99m)Tc-3PRGD_2的质量控制 | 第43-44页 |
2.2.3 荷瘤小鼠的制备 | 第44-45页 |
2.3 实验结果 | 第45-49页 |
2.3.1 ITLC结果 | 第45-46页 |
2.3.2 HPLC结果 | 第46页 |
2.3.3 脂水分配系数结果 | 第46页 |
2.3.4 膜受体结合和解离动力学结果 | 第46-47页 |
2.3.5 细胞内化和外化实验结果 | 第47-48页 |
2.3.6 荷瘤裸鼠SPECT显像结果 | 第48-49页 |
2.4 讨论 | 第49-51页 |
第3章 ~(99m)T_c-3PRGD_2在正常人中的药代动力学、生物分布及辐射剂量学研究 | 第51-61页 |
3.1 材料 | 第51-52页 |
3.1.1 临床资料 | 第51页 |
3.1.2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| 第51页 |
3.1.3 实验试剂 | 第51-52页 |
3.2 方法 | 第52-54页 |
3.2.1 ~(99m)Tc-3PRGD_2的制备 | 第52页 |
3.2.2 给药方法 | 第52页 |
3.2.3 药代动力学研究 | 第52页 |
3.2.4 体内显像方法及图像分析 | 第52-53页 |
3.2.5 辐射吸收剂量估算 | 第53页 |
3.2.6 安全性评估 | 第53-54页 |
3.2.7 统计分析 | 第54页 |
3.3 结果 | 第54-58页 |
3.3.1 安全性 | 第54页 |
3.3.2 药代动力学 | 第54-56页 |
3.3.3 体内分布 | 第56-57页 |
3.3.4 辐射吸收剂量估算结果 | 第57-58页 |
3.4 讨论 | 第58-61页 |
第4章 ~(99m)_T_c-3PRGD_2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 | 第61-69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61-64页 |
4.1.1 临床资料 | 第61-62页 |
4.1.2 仪器与试剂 | 第62页 |
4.1.3 SPECT显像及图像分析 | 第62页 |
4.1.4 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2 结果 | 第64-65页 |
4.3 讨论 | 第65-69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9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91-93页 |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93-95页 |
致谢 | 第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