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安全保密论文

远程匿名证明协议的研究与实现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存在问题与研究目标第12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相关工作第15-16页
    1.4 本文内容结构安排第16-17页
2 背景知识第17-35页
    2.1 可信计算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可信平台模块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远程证明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隐私保护第22-23页
    2.2 PRIVACY CA证明方案第23-25页
    2.3 直接匿名证明方案第25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密码学假设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零知识证明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Camenisch-Lysyanskaya签名算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直接匿名证明实现机制第29-30页
    2.4 传输层安全协议第30-34页
    2.5 小结第34-35页
3 基于DAA与TLS的协议设计方案第35-47页
    3.1 基于TLS的匿名远程证明协议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TLS协议的ECDHE-ECDSA模式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协议总结架构第39-40页
    3.2 协议设计细节说明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Join协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TLS_DAA握手协议第41-45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45-47页
4 安全性分析第47-61页
    4.1 基于DOLEV-YAO模型理论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匿名性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不可伪造性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不可克隆性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前向安全性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用户可控连接性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6 抵抗重放攻击性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7 抵抗伪装攻击性第51-52页
    4.2 基于AVISPA检测工具分析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SPAN模型检测工具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HLPSL语言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建立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检测结果第57-59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59-61页
5 协议模拟实现第61-75页
    5.1 实现方案的平台环境第62页
    5.2 程序文件结构说明第62-63页
    5.3 协议消息数据结构第63-68页
    5.4 测试数据第68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服务器端数据第69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客户端数据第71-73页
    5.5 小结第73-75页
6 远程匿名证明协议的应用第75-85页
    6.1 银联迷你付协议方案第76-77页
    6.2 现有迷你付方案存在问题第77-79页
    6.3 新一代银联迷你付协议方案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SM2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SM2椭圆曲线密钥交换算法第82-83页
    6.4 小结第83-85页
7 总结与展望第85-87页
    7.1 总结第85页
    7.2 未来展望第85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1页
附录A第91-95页
附录B第95-97页
附录C第97-99页
附录D第99-101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1-105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5页

论文共10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视觉注意机制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及其应用
下一篇:基于图模型的高效聚类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