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电力线通信在物联时代中的部署 | 第9-10页 |
1.1.2 智慧城市与智慧家庭中的网络基础 | 第10-11页 |
1.2 电力线通信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和应用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外电力线通信技术水平与发展介绍 | 第11-13页 |
1.2.2 国内电力线通信技术发展介绍 | 第13-14页 |
1.3 在我国进行电力线通信信道研究的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4 论文的主题和内容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低压电力线通信 | 第16-25页 |
2.1 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发展 | 第16页 |
2.2 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优点 | 第16-17页 |
2.3 低压电力线通信的基本原理 | 第17-19页 |
2.4 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传输特性 | 第19-23页 |
2.4.1 低压电力线信道的阻抗特性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4.2 低压电力线信道的衰落特性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4.3 低压电力线信道的噪声特性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低压电力线信道特性测试与分析 | 第25-40页 |
3.1 测试系统与环境介绍 | 第25-27页 |
3.1.1 测试系统模型 | 第25页 |
3.1.2 测试仪器 | 第25-27页 |
3.1.3 测试环境介绍 | 第27页 |
3.1.4 测试仪器准备 | 第27页 |
3.2 测试方案 | 第27-30页 |
3.3 测试过程与分析 | 第30-39页 |
3.3.1 噪声测试与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3.2 铜裸线测试 | 第31-37页 |
3.3.3 带有PVC绝缘皮的测试与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低压电力线通信的信道模型分析 | 第40-49页 |
4.1 低压电力线信道模型 | 第40-42页 |
4.2 低压电力线信道模型中的关键参数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3 低压电力线信道模型中的关键参数确定 | 第44-47页 |
4.3.1 国内外工程环境差异 | 第44-45页 |
4.3.2 参数确定 | 第45-47页 |
4.4 仿真对比 | 第4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49-50页 |
5.1 结论 | 第49页 |
5.2 下一步工作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