汽车永磁缓速器设计理论与试验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9页 |
·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课题来源 | 第17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7-26页 |
·汽车缓速器发展现状 | 第17-21页 |
·永磁缓速器的发展现状 | 第21-24页 |
·涡流制动理论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·多物理场耦合理论研究进展 | 第25-26页 |
·论文主要内容 | 第26-29页 |
第2章 水冷式永磁缓速器结构及原理 | 第29-57页 |
·传统永磁缓速器 | 第29-36页 |
·结构及工作原理 | 第29-33页 |
·永磁缓速器控制与安装 | 第33-34页 |
·永磁缓速器的特点 | 第34页 |
·永磁缓速器的使用效果 | 第34-36页 |
·水冷式永磁缓速器的结构 | 第36-39页 |
·水冷式永磁缓速器的工作原理 | 第39-46页 |
·水冷式永磁缓速器工作原理 | 第39-41页 |
·水冷式永磁缓速器的安装方式 | 第41-45页 |
·水冷式永磁缓速器的使用效果 | 第45-46页 |
·水冷式永磁缓速器整车匹配 | 第46-55页 |
·电气特性匹配 | 第46-49页 |
·散热性能匹配 | 第49-52页 |
·制动性能匹配 | 第52-5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第3章 永磁缓速器数学模型 | 第57-83页 |
·永磁缓速器动力学模型 | 第57-64页 |
·缓速器制动时汽车动力学方程 | 第57-58页 |
·缓速器对汽车制动效能的影响 | 第58-62页 |
·缓速器对汽车制动力分配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·永磁缓速器电磁场数学模型 | 第64-72页 |
·模型假设 | 第64-65页 |
·磁路计算 | 第65-67页 |
·涡流磁动势 | 第67-69页 |
·合成气隙磁场计算 | 第69-72页 |
·制动力矩计算 | 第72页 |
·永磁缓速器温度场数学模型 | 第72-77页 |
·模型假设 | 第72-74页 |
·热传导的边界条件 | 第74页 |
·传热系数计算 | 第74-75页 |
·传热系数的修正 | 第75-77页 |
·永磁体高温失磁数学模型 | 第77-82页 |
·永磁体工作点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数学模型 | 第78-79页 |
·永磁体失磁数值计算 | 第79-81页 |
·失磁模型试验 | 第81-8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2-83页 |
第4章 永磁缓速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| 第83-115页 |
·多物理场耦合分析方法 | 第83-86页 |
·多场耦合形式与机理 | 第83-84页 |
·多场耦合系统设计理论 | 第84-86页 |
·永磁缓速器多物理场关系 | 第86页 |
·永磁缓速器电-磁-热场耦合数值分析 | 第86-102页 |
·仿真工具的使用 | 第86-88页 |
·JMAG-Designer简介 | 第88-89页 |
·JMAG-Designer分析过程 | 第89-94页 |
·电磁场计算 | 第94-98页 |
·涡流损耗和温度场计算 | 第98-99页 |
·电磁场和温度场耦合计算 | 第99-102页 |
·永磁缓速器热-流场耦合数值分析 | 第102-111页 |
·ANSYS-CFX简介 | 第102页 |
·使用 ANSYS-CFX建模 | 第102-106页 |
·ANSYS-CFX仿真结果 | 第106-109页 |
·热流场耦合计算 | 第109-111页 |
·电-磁-热-流场耦合分析 | 第111-1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5页 |
第5章 永磁缓速器设计方法 | 第115-149页 |
·静态设计方法 | 第115-119页 |
·实验模型 | 第115页 |
·静态吸力计算 | 第115-117页 |
·吸力与制动力矩关系 | 第117-118页 |
·验证模型 | 第118-119页 |
·定子材料属性对制动性能影响 | 第119-125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120页 |
·电导率影响 | 第120-121页 |
·磁导率影响 | 第121-122页 |
·定子材料影响 | 第122-123页 |
·定子表面镀覆层影响 | 第123-125页 |
·永磁缓速器的关键参数计算 | 第125-133页 |
·缓速器最大制动功率的确定 | 第125-126页 |
·气隙长度选取 | 第126页 |
·永久磁铁设计 | 第126-128页 |
·定子厚度 | 第128页 |
·磁性材料的选取 | 第128-130页 |
·磁屏蔽转子材料及厚度 | 第130-133页 |
·永磁缓速器设计实例 | 第133-135页 |
·基本数据及技术要求 | 第133-134页 |
·主要尺寸的确定 | 第134页 |
·气隙磁场 | 第134-135页 |
·试验分析 | 第135页 |
·永磁缓速器优化设计方法 | 第135-141页 |
·各种优化方法 | 第135-136页 |
·试验设计法 | 第136-137页 |
·Rosenbrock方法 | 第137-138页 |
·永磁缓速器优化设计 | 第138-141页 |
·永磁缓速器CAD平台开发 | 第141-146页 |
·永磁缓速器CAD平台体系结构 | 第141-142页 |
·永磁缓速器CAD开发组件集成 | 第142-144页 |
·永磁缓速器CAD开发平台实现 | 第144-1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6-149页 |
第6章 永磁缓速器试验研究 | 第149-167页 |
·永磁缓速器试验方法 | 第149-150页 |
·永磁缓速器制动性能要求 | 第150-151页 |
·永磁缓速器台架试验 | 第151-157页 |
·台架试验系统构成 | 第151-155页 |
·台架试验内容及数据分析 | 第155-157页 |
·永磁缓速器底盘测功机试验 | 第157-161页 |
·底盘测功机试验系统构成 | 第157-159页 |
·底盘测功机试验内容 | 第159页 |
·底盘测功机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159-161页 |
·永磁缓速器车载道路试验 | 第161-164页 |
·车载道路试验系统构成 | 第161-163页 |
·车载道路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163-164页 |
·永磁缓速器性能评价指标 | 第164-1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65-167页 |
结论 | 第167-1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1-181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81-183页 |
致谢 | 第1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