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6-11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1 小反刍兽疫概述 | 第11-16页 |
1.1 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形态特征和理化特征 | 第12-13页 |
1.2 PPR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| 第13-16页 |
1.3 PPR防治的必要性 | 第16页 |
2 表位 | 第16-19页 |
2.1 抗原表位及B细胞表位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7页 |
2.2 抗原表位及B细胞表位研究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1 引言 | 第19-21页 |
1.1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与理论依据 | 第19页 |
1.2 本试验主要拟解决的问题 | 第19-21页 |
2 材料及方法 | 第21-40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1-26页 |
2.1.1 菌株 | 第21页 |
2.1.2 培养基 | 第21页 |
2.1.3 主要的药品试剂 | 第21-23页 |
2.1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3页 |
2.1.5 试剂的配制 | 第23-24页 |
2.1.6 感受态细胞制备 | 第24-26页 |
2.2 方法 | 第26-40页 |
2.2.1 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PCR扩增 | 第26页 |
2.2.2 PCR产物的胶回收 | 第26-27页 |
2.2.3 克隆载体pJET1.2/blunt的构建 | 第27页 |
2.2.4 重组克隆载体的转化 | 第27页 |
2.2.5 重组pJET-PPRV-H质粒的提取及测序 | 第27-28页 |
2.2.6 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28-29页 |
2.2.7 重组His-H蛋白的诱导及检测 | 第29-30页 |
2.2.8 重组His-H蛋白的大量诱导以及检测 | 第30页 |
2.2.9 重组蛋白His-H的纯化及检测 | 第30-31页 |
2.2.9.1 透析袋的预先处理 | 第30-31页 |
2.2.9.2 重组蛋白His-H的纯化回收 | 第31页 |
2.2.9.3 纯化蛋白His-H的SDS-PAGE电泳 | 第31页 |
2.2.9.4 纯化蛋白His-H的检测 | 第31页 |
2.2.9.5 纯化His-H蛋白的浓度检测 | 第31页 |
2.2.10 新西兰大白兔的免疫 | 第31-32页 |
2.2.11 抗体滴度的测定 | 第32页 |
2.2.12 兔子血清的特异性检测 | 第32页 |
2.2.13 H蛋白表位的筛选 | 第32-40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40-54页 |
3.1 小反刍兽疫病毒H基因的PCR扩增 | 第40页 |
3.2 重组克隆质粒酶切鉴定 | 第40-41页 |
3.3 重组表达质粒菌液PCR及酶切鉴定: | 第41-42页 |
3.3.1 重组表达质粒菌液PCR鉴定 | 第41页 |
3.3.2 重组表达质粒的酶切鉴定 | 第41-42页 |
3.4 重组蛋白His-H表达条件的优化 | 第42-43页 |
3.5 重组蛋白His-H的Western blot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6 重组蛋白His-H包涵体的SDA-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 | 第44页 |
3.7 重组蛋白His-H包涵体的洗涤条件优化 | 第44-45页 |
3.8 重组蛋白His-H包涵体的纯化及浓缩 | 第45-46页 |
3.8.1 重组蛋白His-H包涵体的纯化 | 第45-46页 |
3.8.2 重组蛋白His-H纯化蛋白的浓缩 | 第46页 |
3.9 新西兰大白兔兔子血清抗体滴度的测定 | 第46-48页 |
3.9.1 不同免疫天数血清的检测 | 第46-47页 |
3.9.2 抗体滴度的检测 | 第47-48页 |
3.9.3 新西兰大白兔兔子血清结合特异性检测 | 第48页 |
3.10 H基因的表位筛选 | 第48-54页 |
3.10.1 H基因抗原表位预测 | 第48-49页 |
3.10.2 pXXGST-3 载体酶切回收 | 第49页 |
3.10.3 H基因16肽质粒的酶切鉴定 | 第49-50页 |
3.10.4 H蛋白表位的筛选 | 第50-54页 |
4 讨论 | 第54-56页 |
4.1 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H蛋白表达 | 第54页 |
4.2 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的H蛋白线性B细胞表位的筛选 | 第54-56页 |
5 结论 | 第56-57页 |
5.1 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6页 |
5.2 His-H蛋白诱导分离、回收、浓缩和检测 | 第56页 |
5.3 新西兰大白兔的免疫 | 第56页 |
5.4 H蛋白的表位的筛选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3页 |
附录 | 第63-64页 |
附录 1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