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1.1 燃料电池简介 | 第11-14页 |
1.1.1 燃料电池的发展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燃料电池的特点及分类 | 第12-13页 |
1.1.3 燃料电池的用途 | 第13-14页 |
1.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介 | 第14-17页 |
1.2.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 | 第15页 |
1.2.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5-17页 |
1.2.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17页 |
1.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3.1 模板法 | 第17-18页 |
1.3.2 化学镀法 | 第18页 |
1.3.3 溶剂热法 | 第18-19页 |
1.3.4 去合金化法 | 第19页 |
1.3.5 溶胶-凝胶法 | 第19-20页 |
1.3.6 其他方法 | 第20页 |
1.4 镍基材料简介 | 第20-21页 |
1.5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和面临的挑战 | 第21-25页 |
1.5.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4页 |
1.5.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材料面临的挑战 | 第24-25页 |
1.6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实验方法和设备 | 第27-31页 |
2.1 实验试剂和设备 | 第27-28页 |
2.1.1 化学试剂 | 第27-28页 |
2.1.2 仪器和设备 | 第28页 |
2.2 材料表征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2.1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28页 |
2.2.2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(SEM) | 第28页 |
2.2.3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(TEM) | 第28-29页 |
2.2.4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(XPS) | 第29页 |
2.2.5 比表面积(BET)及孔径分布分析 | 第29页 |
2.2.6 傅里叶红外光谱(FTIR)分析 | 第29页 |
2.3 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9-31页 |
2.3.1 电催化氧化甲醇电极的制备及测试条件 | 第29页 |
2.3.2 循环伏安测试(CV) | 第29页 |
2.3.3 计时电流测试 | 第29-30页 |
2.3.4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(EIS) | 第30-31页 |
第三章 NiO/Ni-P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 | 第31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31页 |
3.2 NiO/Ni-P复合物制备 | 第31-32页 |
3.2.1 两步法制备NiO/Ni-P复合材料 | 第31-32页 |
3.2.2 化学浴沉积法制备NiO | 第32页 |
3.3 结构、成分及形貌分析 | 第32-40页 |
3.4 NiO/Ni-P复合物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三维多孔Ni-P-O复合物的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 | 第45-59页 |
4.1 引言 | 第45-46页 |
4.2 材料制备 | 第46页 |
4.3 结构、成分及形貌分析 | 第46-54页 |
4.4 Ni-P-O复合物的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分析 | 第54-57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海胆状Ni-Co-P-O复合物的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 | 第59-71页 |
5.1 引言 | 第59页 |
5.2 材料制备 | 第59-60页 |
5.3 结构、成分及形貌分析 | 第60-66页 |
5.4 Ni-Co-P-O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氧化甲醇性能分析 | 第66-7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1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88-89页 |
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89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