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公共品博弈的演化集合网络及并行研究
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1.2 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2.1 本文工作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| 第2章 博弈论概述 | 第13-16页 |
| 2.1 博弈论简介 | 第13页 |
| 2.2 公共品博弈简介 | 第13-14页 |
| 2.3 演化集合理论简介 | 第14-15页 |
| 2.4 复制动力学简介 | 第15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15-16页 |
| 第3章 复杂网络概述 | 第16-21页 |
| 3.1 随机网络 | 第16页 |
| 3.2 小世界网络 | 第16-17页 |
| 3.3 无标度网络 | 第17-18页 |
| 3.4 集合网络 | 第18-19页 |
| 3.5 复杂网络特性 | 第19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| 第4章 并行化概述 | 第21-27页 |
| 4.1 基于 GPU 的通用计算 | 第21页 |
| 4.2 统一计算架构——CUDA | 第21-26页 |
| 4.2.1 研究背景 | 第21-22页 |
| 4.2.2 物理模型 | 第22-23页 |
| 4.2.3 硬件架构 | 第23-24页 |
| 4.2.4 线程及内存架构 | 第24-25页 |
| 4.2.5 编程模型 | 第25-26页 |
| 4.3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| 第5章 演化集合网络并行算法概述 | 第27-48页 |
| 5.1 网络模型及算法定义 | 第27-29页 |
| 5.2 模型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5.2.1 网络模型基于集合 | 第29-30页 |
| 5.2.2 网络模型基于公共品博弈 | 第30页 |
| 5.2.3 个体依靠历史动态演化 | 第30-31页 |
| 5.2.4 集合具有优劣之分 | 第31页 |
| 5.2.5 异构并行化模拟 | 第31-32页 |
| 5.2.6 并行演化 | 第32-33页 |
| 5.3 数据仿真 | 第33-47页 |
| 5.3.1 网络演化结果的度分布 | 第34-35页 |
| 5.3.2 博弈策略在网络演化中的作用 | 第35-37页 |
| 5.3.3 个体行为在网络演化中的作用 | 第37-40页 |
| 5.3.4 倍增因子与合作比率的关系 | 第40-41页 |
| 5.3.5 初始连接集合数对合作比率的作用 | 第41-42页 |
| 5.3.6 集合个体比例关系对合作比率的作用 | 第42-43页 |
| 5.3.7 网络动态演化过程 | 第43-45页 |
| 5.3.8 网络收益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5.3.9 网络加速比 | 第47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8-50页 |
| 6.1 结论 | 第48页 |
| 6.2 展望 | 第48-5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|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| 第54-55页 |
| 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