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保护学论文--其他水产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大鲵论文

大鲵蛙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

中文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1. 文献综述第12-29页
    1.1 大鲵病害研究概况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大鲵养殖现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大鲵常见疾病第12-14页
    1.2 蛙病毒概述第14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蛙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蛙病毒感染的分布与危害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蛙病毒感染的感染机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蛙病毒感染的病理学变化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蛙病毒感染的诊断与防治第19-20页
    1.3 环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(LAMP)检测技术第20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LAMP技术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LAMP技术引物设计的基本原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LAMP技术的原理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LAMP产物的检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LAMP技术的优点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LAMP技术的缺点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7 LAMP技术的运用第26-29页
    1.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9页
2. 材料第29-32页
    2.1 病毒来源第29页
    2.2 主要试剂与耗材第29-30页
    2.3 主要试剂配制方法第30-32页
3 试验方法第32-39页
    3.1 大鲵蛙病毒LAMP技术引物设计第32页
    3.2 大鲵蛙病毒的细胞培养第32-33页
    3.3 大鲵蛙病毒总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3-34页
    3.4 大鲵蛙病毒普通PCR和巢氏PCR引物的设计第34页
    3.5 大鲵蛙病毒巢氏PCR的扩增第34页
    3.6 构建目标序列质粒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PCR扩增片段的胶回收、连接、转化和鉴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E.coli DH5 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重组质粒的连接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E.coli DH5 α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重组质粒阳性克隆的筛选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6.6 重组质粒的提取和鉴定第36-37页
    3.7 CGSRV LAMP扩增体系及条件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LAMP反应体系中Tm值的优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LAMP反应体系中反应时间的优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LAMP反应体系中Mg~(2+)浓度的优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LAMP反应体系中dNTPs浓度的优化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5 LAMP反应体系中引物浓度的优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7.6 LAMP反应体系中Bst DNA聚合酶浓度的优化第38页
    3.8 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的检测第38页
    3.9 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检测第38页
    3.10 不同加热方式对LAMP试验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3.11 LAMP在快速检测大鲵蛙病毒中的运用第39页
4 实验结果第39-52页
    4.1 大鲵蛙病毒的细胞培养第39页
    4.2 大鲵蛙病毒巢氏PCR的扩增第39-41页
    4.3 PCR鉴定与序列测定第41-42页
    4.4 CGSRV LAMP扩增体系及条件优化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LAMP反应体系中Tm值的优化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LAMP反应体系中反应时间的优化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LAMP反应体系中Mg~(2+)浓度的优化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LAMP反应体系中dNTPs浓度的优化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LAMP反应体系中引物浓度的优化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LAMP反应体系中Bst DNA聚合酶浓度的优化第47-48页
    4.5 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的检测第48-49页
    4.6 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的检测第49-51页
    4.7 不同加热方式对LAMP试验的影响第51页
    4.8 LAMP在快速检测大鲵蛙病毒中的运用第51-52页
5 讨论第52-57页
    5.1 大鲵蛙病毒的危害与诊断第52-54页
    5.2 LAMP检测方法的优势与运用第54-55页
    5.3 LAMP检测方法的假阳性问题第55-56页
    5.4 LAMP检测方法的影响因素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LAMP引物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LAMP反应中Mg~(2+)浓度和温度的影响第56-57页
6. 结论第57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5页
致谢第65-66页
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明清山东方言文献短时表达法研究
下一篇:表评价义“有+N”结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