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0页 |
·研究背景及现实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8页 |
·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8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内矿业资本市场理论研究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矿业资本市场发展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相关概念、理论 | 第13-17页 |
·矿业勘查特性 | 第13-15页 |
·资本市场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| 第15-16页 |
·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相关概念与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7-20页 |
·研究内容简述 | 第17-1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8-19页 |
·预期成果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国外矿业资本市场经验与启示 | 第20-32页 |
·国外矿业管理概述 | 第20-22页 |
·国外矿业管理体制 | 第20-21页 |
·国外矿业资本市场融资模式 | 第21-22页 |
·加拿大矿业资本市场简介 | 第22-25页 |
·加拿大的矿业管理体制 | 第22-23页 |
·加拿大多层级矿业资本市场融资模式 | 第23-25页 |
·澳大利亚矿业资本市场简介 | 第25-29页 |
·澳大利亚矿业管理体制 | 第25-27页 |
·澳大利亚全程性矿业资本市场融资模式 | 第27-29页 |
·国外矿业资本市场的经验与启示小结 | 第29-32页 |
·矿权权属清晰 | 第29-30页 |
·矿权易于获取 | 第30页 |
·勘查投资商业化 | 第30页 |
·完善的矿业资本市场监管与服务体系 | 第30页 |
·顺畅的资本进入-退出渠道 | 第30-32页 |
第3章 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结构与功能的现状分析 | 第32-45页 |
·我国矿业资本市场资本主体 | 第33-41页 |
·中央地勘基金 | 第34-36页 |
·矿业私募基金 | 第36-38页 |
·矿业风险投资公司 | 第38-39页 |
·民间个人资本 | 第39页 |
·银行贷款 | 第39-40页 |
·矿业公司上市融资 | 第40-41页 |
·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矿业权 | 第41-42页 |
·探矿权权数量庞大,矿业资本承载力强 | 第41页 |
·潜在探矿权存量丰富,潜在矿业资本需求巨大 | 第41-42页 |
·我国矿业中介服务机构现状分析—矿业权交易平台 | 第42-43页 |
·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结构与功能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4章 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结构与功能存在的问题 | 第45-48页 |
·政府职能定位不清 | 第45页 |
·地勘单位仍不能担当市场主体 | 第45-46页 |
·矿业中介机构发育不良,商业地勘体制缺失 | 第46页 |
·缺乏统一有形矿业权交易机构 | 第46-48页 |
第5章 完善我国矿业资本市场结构与功能的对策 | 第48-63页 |
·转变政府职能定位,建立和维护矿业资本市场良好运行环境 | 第48-50页 |
·转变地勘单位思想,积极参与矿业资本市场 | 第50-52页 |
·建立国家(区域性)矿业权交易平台,完善服务功能 | 第52-53页 |
·建立我国商业性地质勘查标准,与国际矿业资本市场接轨 | 第53-55页 |
·建立独立地质师和地质监理制度,加强中介技术服务建设 | 第55-58页 |
·建立矿业资本市场三板市场,广泛吸引多种资本 | 第58-61页 |
·建立风险勘查证券市场,完善矿业资本退出机制 | 第61-63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