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克斯·舍勒情感伦理思想探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第一节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6页 |
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 | 第16-17页 |
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舍勒情感伦理思想的历史渊源 | 第18-25页 |
第一节 马克斯·舍勒生平与著作 | 第18-21页 |
第二节 舍勒对康德形式主义伦理学的批判 | 第21-23页 |
第三节 舍勒对胡塞尔现象学的继承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舍勒情感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 | 第25-30页 |
第一节 基础:价值及其等级和先天秩序 | 第25-27页 |
第二节 载体:道德价值主体与道德人格 | 第27-28页 |
第三节 媒介:情感的意向性与价值建构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舍勒情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| 第30-42页 |
第一节 道德价值内涵形式:同情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道德价值位移根源:怨恨 | 第32-35页 |
第三节 内在道德意识来源:羞感 | 第35-38页 |
第四节 道德价值重构核心:爱的秩序 | 第38-42页 |
第四章 舍勒情感伦理思想对道德建构的启示 | 第42-49页 |
第一节 在怨恨与羞感此消彼长中提升自我价值 | 第42-45页 |
第二节 在同情感与爱相互奠基中重建道德秩序 | 第45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