绪论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住宅不受侵犯权入宪的价值分析 | 第10-20页 |
一、安全 | 第10-12页 |
二、自由 | 第12-15页 |
三、自主 | 第15-20页 |
第二章 住宅不受侵犯权的历史沿革 | 第20-25页 |
一、住宅不受侵犯权的立法沿革 | 第20-22页 |
二、住宅不受侵犯权内涵的发展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住宅不受侵犯权的性质和主要内容 | 第25-34页 |
一、住宅不受侵犯权是权利人对私域的支配权和自由权,属于精神性权利 | 第25-27页 |
二、住宅不受侵犯权侧重防范的对象是国家公共权力 | 第27-28页 |
三、“住宅”的界定 | 第28-30页 |
四、“不受侵犯”的内涵 | 第30-34页 |
第四章 住宅不受侵犯权的克减 | 第34-40页 |
一、克减住宅不受侵犯权的类型 | 第34-35页 |
二、克减住宅不受侵犯权的条件 | 第35-40页 |
第五章 住宅不受侵犯权与相关权利的界限 | 第40-46页 |
一、住宅不受侵犯权与居住自由权 | 第40页 |
二、住宅不受侵犯权与财产权 | 第40-42页 |
三、住宅不受侵犯权(居住自由)与迁徙自由权 | 第42-43页 |
四、住宅不受侵犯权与隐私权 | 第43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