单U型垂直埋管换热器放热期土壤温度场的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地源热泵在国内外的发展 | 第11-14页 |
1.2.1 地源热泵的发展历程 | 第11-12页 |
1.2.2 地源热泵国内发展水平 | 第12-14页 |
1.3 实验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FLUENT软件介绍 | 第15-18页 |
1.4.1 程序的结构 | 第15页 |
1.4.2 FLUENT程序的求解步骤和方法 | 第15-18页 |
第二章 地源热泵系统简介 | 第18-24页 |
2.1 地源热泵系统组成及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1.1 系统的组成 | 第18页 |
2.1.2 地源热泵系统分类 | 第18-19页 |
2.2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与节能本质 | 第19-21页 |
2.2.1 地源热泵工作原理 | 第19-20页 |
2.2.2 地源热泵节能本质 | 第20-21页 |
2.3 地源热泵系统的影响因素 | 第21-24页 |
第三章 实验装置及测试内容介绍 | 第24-30页 |
3.1 工程简介 | 第24-25页 |
3.2 土壤测试结果 | 第25-26页 |
3.3 试验介绍 | 第26-30页 |
3.3.1 试验内容 | 第26页 |
3.3.2 试验井设置 | 第26-27页 |
3.3.3 传感器布设置 | 第27-28页 |
3.3.4 测试仪器简介 | 第28-29页 |
3.3.5 实验数据采集及储存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地下温度场测试结果分析 | 第30-50页 |
4.1 供冷期实验测试及系统运行情况 | 第30-31页 |
4.1.1 实验测试介绍 | 第30页 |
4.1.2 热泵系统运行情况 | 第30-31页 |
4.2 供冷前地下温度场测试结果 | 第31页 |
4.3 供冷期机组前两个启停周期A | 第31-37页 |
4.3.1 供冷期初只开启循环水泵A | 第31-33页 |
4.3.2 供冷期机组前两个启停周期A | 第33-36页 |
4.3.3 供冷期机组前两个启停周期系统供冷性能 | 第36-37页 |
4.4 夏季运行两个月后A | 第37-41页 |
4.4.1 系统运行两个月后A | 第37-40页 |
4.4.2 系统运行两个月后系统供冷性能 | 第40-41页 |
4.5 整个夏季供冷期A | 第41-43页 |
4.6 夏季供冷期C | 第43-48页 |
4.6.1 供冷期前一个半月试验井土壤温度变化 | 第43-46页 |
4.6.2 整个供冷期试验井土壤温度上升情况 | 第46-48页 |
4.7 本章总结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U型管换热器传热理论模型 | 第50-58页 |
5.1 概述 | 第50-51页 |
5.2 理论建模的基本过程 | 第51-52页 |
5.3 单U型管内流体的湍流模型的选择 | 第52-58页 |
第六章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58-66页 |
6.1 模型的建立 | 第58-61页 |
6.1.0 模型的假设条件 | 第58-59页 |
6.1.1 模拟对象及参数的确定 | 第59-60页 |
6.1.2 网格划分 | 第60-61页 |
6.1.3 边界条件的设置 | 第61页 |
6.2 模型的验证 | 第61-62页 |
6.3 模拟结果 | 第62-65页 |
6.3.1 70米井深模拟结果 | 第62-63页 |
6.3.2 50米井深模拟结果 | 第63-64页 |
6.3.3 90米井深模拟结果 | 第64-65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6-68页 |
7.1 本文结论 | 第66-67页 |
7.2 后续工作的展望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