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区域规划论文--中国区域规划论文--农村乡镇规划论文

黔东南岜扒村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10-24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背景一:传统侗寨逐水而居的栖居观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背景二:如今传统水环境格局频临瓦解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背景三:传承乡土智慧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具有必要性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课题提出: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岜扒村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范围界定及概念释义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范围:岜扒村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乡土智慧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水生态基础设施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相关研究综述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传统水治理方式中的乡土智慧挖掘与应用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水生态基础设施相关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农村庭院生态工程相关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及研究目标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目标第20-21页
    1.6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6.1 研究方法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6.2 研究框架第22-24页
2 岜扒村水基础设施的传统与现状第24-52页
    2.1 传统水基础设施中的乡土智慧第2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水资源特征及水环境状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以物质要素呈现的乡土智慧第25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以非物质要素呈现的乡土智慧第34-38页
    2.2 岜扒村水基础设施现状第38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给水系统现状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排水系统现状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堰塘综合现状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单户给排水现状第43-44页
    2.3 基于乡土智慧的传统水基础设施废弃原因剖析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人口的增加导致水面被侵占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道路的建设导致水流被切断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流程不够削弱水流净化能力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化学洗涤产品进入加重污染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水源水量不足污水难以流走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农村基础设施忽视乡土技术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传统方式因无法验收而摒弃第49-50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0-52页
3 乡土智慧的价值评析与机制修复第52-84页
    3.1 乡土智慧的保留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可完全保留的乡土智慧要素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可部分保留的乡土智慧要素第53页
    3.2 保留乡土智慧的价值评析第53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生态价值——生态乡村及政策导向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经济价值——平衡效率与成本矛盾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认同价值——精神传承与关系保留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文化价值——民族习俗与社会规范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美学价值——审美创造与审美情趣第58页
    3.3 传统水基础设施机制修复第58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利用闲置地扩展水面积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利用支流线延长水流程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利用现状堰塘增加水深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生物组合增强净化功能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传统方式运行效果总结第66-67页
    3.4 具有乡土技术的水生态基础设施案例借鉴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国外关于乡土技术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我国关于乡土技术的水生态基础设施第69-71页
    3.5 可与乡土智慧融合的现代技术第71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跌水充氧接触氧化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土地处理单元第73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塘系统第77-80页
    3.6 传承乡土智慧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运行效果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生态排水渠与堰塘组合试验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堰塘与人工湿地组合试验第82-83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4 岜扒村水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策略第84-102页
    4.1 延续并修复传统水格局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水循环系统的修复第84-8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传统排水方向延续第86-87页
    4.2 村寨给水系统的完善第87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保护涵养水源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完善饮水规则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测算用水需求第88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协调给水方式第90-93页
    4.3 村寨排污系统的修复第93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杂排污水处理第9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厕所污水处理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牲口污水处理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水渠净化功能优化设计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堰塘净化功能修复设计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单户污水处理示范第99页
    4.4 水生态基础设施经济估算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已推行污水处理方案造价估算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水生态基础设施方案造价估算第100-101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101-102页
5. 结论第102-104页
    5.1 结论与创新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研究结论第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研究创新第102-103页
    5.2 不足与展望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研究不足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研究展望第103-104页
致谢第104-106页
参考文献第106-112页
图表目录第112-116页
    图录第112-114页
    表录第114-116页
附录第116-122页
    附录一:水系统调查清单第116-119页
    附录二:岜扒村污水项目评估第119-122页
    附录三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IPD工程项目团队信任影响因素研究
下一篇:无机硅质膨胀型阻燃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