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通信论文--通信理论论文--信息论论文--信道编码理论论文

空间耦合LDPC编码构造的研究与应用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1.1 信道编码技术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空间耦合LDPC码的发展及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当前空间耦合LDPC码的不足第13-14页
第二章 空间耦合LDPC码的基本概念第14-26页
    2.1 通信系统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二元删除信道及其容量第15-16页
    2.2 LDPC码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定义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编码速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Tanner图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置信传播译码算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LDPC码的密度演进过程第19-21页
    2.3 空间耦合LDPC码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定义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编码速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空间耦合LDPC码的密度演进过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门限饱和第24-26页
第三章 任意速率可递归编码的空间耦合LDPC码第26-42页
    3.1 空间耦合LDPC码的递归编码算法第26-28页
    3.2 当前空间耦合LDPC码的通用构造方案第28-29页
    3.3 当前空间耦合LDPC码结构的缺陷第29-30页
    3.4 可递归编码的空间耦合LDPC码的构造方案第30-35页
    3.5 改进空间耦合LDPC码的递归编码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3.6 性能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编码速率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密度演进第37-39页
    3.7 仿真结果第39-42页
第四章 空间耦合LDPC码的递归译码算法及其应用第42-58页
    4.1 空间耦合LDPC码的递归译码算法第43-45页
    4.2 实时流数据传输系统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改进窗译码器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传输协议第48-50页
    4.3 性能分析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系统复杂度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系统时延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密度演进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吞吐率第54-55页
    4.4 仿真结果第55-58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8-60页
    5.1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第58-59页
    5.2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4页
致谢第64-66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页

论文共6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Gabor和深度学习的人脸匹配算法的研究和实现
下一篇:低信噪比MIMO SC-FDE系统中信道估计的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