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工艺美术论文--中国工艺美术论文--装饰美术论文

“西风东渐”对于民国时期商业美术装饰艺术风格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社会历史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经济文化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的目的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选题的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动态及现状概况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 1.5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文章创新点第15-17页
第二章 相关的概念界定第17-21页
    2.1 装饰艺术的概念界定第17页
    2.2 商业美术的概念界定第17-18页
    2.3 民国时期的概念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2.4 西风东渐的概念界定第19-21页
第三章 民国时期的商业美术装饰风格第21-63页
    3.1 民国时期装饰艺术在商业美术中的表现第21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月份牌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1 月份牌的兴盛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2 月份牌的艺术特征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.3 小结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报刊广告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1 民国广告的兴起与发展背景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2 民国广告的艺术形态及特征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.3 小结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民国时期的商标第34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1 民国时期商标的设计特征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2 民国时期商标设计要素的分析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.3 民国时期商标的文化内涵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电影海报第47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4.1 民国时期电影海报的发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4.2 民国时期电影海报的艺术形态及特征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书籍装帧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5.1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发展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5.2 民国时期书籍装帧的艺术表现形式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5.3 小结第55-56页
    3.2 民国时期装饰艺术风格中的文化内涵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传统文化的传承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“和”的审美价值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“意境”的审美趣味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“天人合一”的审美功能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时代精神的表现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时代性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局限性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中西方设计文化差异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西方设计文化的冲击第60-61页
    3.3 民国时期商业美术装饰艺术风格的归结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商业美术的图像化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设计语言的世界化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题材选取的中国化第62-63页
第四章 影响民国时期装饰艺术风格的因素和特点第63-69页
    4.1 影响民国商业美术装饰艺术风格的因素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国内传统工艺对于民国时期装饰艺术的影响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西方艺术思潮对于民国时期装饰艺术的影响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1 装饰性到实用性的改变——新艺术运动、功能主义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2 视觉冲击的改变——达达主义、立体主义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.3 现代文明的改变——未来主义、超现实主义第65-66页
    4.2 影响民国时期装饰艺术风格的特点第66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内容丰富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传播主体改变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途径广泛第67-69页
第五章 “西风东渐”对于民国时期装饰艺术的影响第69-85页
    5.1 “西风东渐”对于民国时期装饰艺术风格艺术层面的影响第69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艺术要素的风格改变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1.1 图形要素的风格改变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1.2 字体要素的风格改变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1.3 色彩要素的改变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装饰手法上的风格改变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2.1 广告形式的创新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2.2 绘画技法的创新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1.2.3 图案的创新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艺术思潮冲击的风格改变第74-75页
    5.2 “西风东渐”对于社会层面上的影响第75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民国时期的商业美术的发展(1912—1936)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1 民国初到“五四前”——萌芽(1912—1919)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1.2 “五四”到抗战前——繁荣(1919—1936)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资产阶级新政的出现第7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大众审美的变化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科学技术的革新第79-80页
    5.3 “西风东渐”影响产生的结果第80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艺术层面的结果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1 传统美学的保留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1.2 女性审美的突破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技术层面的结果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社会层面的结果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1 时代精神的体现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2 雅俗共赏的改变第82-85页
第六章 结论第85-89页
    6.1 对民国时期装饰艺术风格的体会第85-86页
    6.2 论文小结第86页
    6.3 论文不足第86-89页
致谢第89-91页
参考文献第91-93页
硕士期间成果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非洲市场的旗舰手机以及相关周边产品设计
下一篇: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《风雨艺考路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