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 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 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9页 | 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2页 | 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 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 
| 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 
| 1.2.1 资产证券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 
| 1.2.2 物流企业投融资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 
| 1.3 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安排 | 第15-19页 | 
| 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 
| 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页 | 
| 1.3.3 实施方案 | 第16-19页 | 
| 第2章 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9-27页 | 
| 2.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| 第19-22页 | 
| 2.1.1 资产证券化的核心原理 | 第20页 | 
| 2.1.2 基础资产池的构建及其特点 | 第20页 | 
| 2.1.3 资产证券化的交易过程 | 第20-22页 | 
| 2.2 风险理论知识 | 第22-24页 | 
| 2.2.1 风险概念的定义 | 第22页 | 
| 2.2.2 风险隔离理论 | 第22-23页 | 
| 2.2.3 信用增级理论 | 第23-24页 | 
| 2.3 综合评价理论 | 第24-27页 | 
| 2.3.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| 第24页 | 
| 2.3.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方法 | 第24-25页 | 
| 2.3.3 综合评价指标方法 | 第25-27页 | 
| 第3章 物流企业资产证券化风险分析 | 第27-51页 | 
| 3.1 物流企业资产分析 | 第27-33页 | 
| 3.2 物流资产证券化风险 | 第33-41页 | 
| 3.2.1 环境风险 | 第35-36页 | 
| 3.2.2 市场风险 | 第36-38页 | 
| 3.2.3 信用风险 | 第38-39页 | 
| 3.2.4 技术风险 | 第39-40页 | 
| 3.2.5 管理风险 | 第40-41页 | 
| 3.3 物流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评价模型的构建 | 第41-51页 | 
| 3.3.1 基于问卷调查修正风险指标体系 | 第41-43页 | 
| 3.3.2 基于层次分析法物流企业资产证券化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3-44页 | 
| 3.3.3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物流企业证券化的风险控制 | 第44-48页 | 
| 3.3.4 基于多层次灰色系统评价模型风险评价流程 | 第48-51页 | 
| 第4章 物流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评价 | 第51-71页 | 
| 4.1 物流企业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51-54页 | 
| 4.1.1 评价指标的初设 | 第51页 | 
| 4.1.2 评价指标的筛选及确定 | 第51-54页 | 
| 4.2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基本情况 | 第54-57页 | 
| 4.3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资产证券化风险评价 | 第57-69页 | 
| 4.3.1 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| 第57-63页 | 
| 4.3.2 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灰统计矩阵 | 第63-67页 | 
| 4.3.3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综合评价和控制 | 第67-69页 | 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1页 | 
| 第5章 推进物流资产证券化的相关建议 | 第71-75页 | 
| 5.1 物流企业证券化中参与主体的信用风险防范 | 第71页 | 
| 5.2 物流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中的市场风险防范 | 第71-72页 | 
| 5.3 物流企业资产证券化技术风险防范 | 第72-73页 | 
| 5.4 创造良好的资产证券化环境 | 第73-75页 | 
| 第6章 结论 | 第75-77页 | 
| 致谢 | 第77-79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3页 | 
| 附录A 2016年排名50强的中国物流企业 | 第83-85页 | 
| 附录B 2016年重庆港务物流集团主要的工作任务分解表 | 第85-87页 | 
| 附录C 物流企业资产证券化风险指标重要性问卷 | 第87-89页 | 
| 附录D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资产证券化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问卷 | 第89-93页 | 
| 附录E 重庆港务物流集团的评价指标风险等级的问卷 | 第93-94页 | 
|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| 第9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