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6页 |
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·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4-16页 |
·可能的创新 | 第14-15页 |
·存在的不足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一般分析 | 第16-29页 |
·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内涵和类型 | 第16-19页 |
·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·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类型 | 第17-19页 |
·出口贸易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 | 第19-21页 |
·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分析 | 第21-26页 |
·比较优势理论及其发展 | 第21-25页 |
·正确理解和把握比较优势理论对出口贸易战略选择的指导 | 第25-26页 |
·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能的衡量标准 | 第26-29页 |
·贸易发展量的指标 | 第27页 |
·贸易发展质的指标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及其效能分析 | 第29-56页 |
·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沿革 | 第29-34页 |
·改革开放前(1949年—1978年) | 第31页 |
·改革开放后(1979年—2009年) | 第31-34页 |
·我国现行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体系与基本内容 | 第34-36页 |
·我国现行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状况 | 第34页 |
·我国现行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| 第34-36页 |
·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能的定量分析 | 第36-42页 |
·贸易总量与经济总量的分析 | 第36-40页 |
·贸易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 | 第40-42页 |
·对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实施效能的定性分析 | 第42-56页 |
·贸易结构角度 | 第42-48页 |
·贸易竞争力角度 | 第48-53页 |
·贸易风险性角度 | 第53-56页 |
第四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背景分析 | 第56-69页 |
·我国粗放型的出口贸易发展方式不可持续 | 第56-57页 |
·出口贸易发展主要依靠要素的粗放投入 | 第56页 |
·资源与能源消耗巨大 | 第56页 |
·环境污染十分严重 | 第56-57页 |
·我国出口贸易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趋于强化 | 第57-61页 |
·传统比较优势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| 第57-58页 |
·出口商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| 第58-59页 |
·出口贸易发展的高依存度、高外资依赖性和高市场集中度 | 第59-60页 |
·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不均衡 | 第60-61页 |
·贸易摩擦加剧 | 第61页 |
·人民币升值压力巨大 | 第61页 |
·当代世界经济动荡发展 | 第61-69页 |
·世界经济复苏呈非均衡增长 | 第61-63页 |
·各国探索新的经济发展制高点 | 第63-64页 |
·世界贸易商品结构趋于高级化 | 第64页 |
·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的影响力增强 | 第64-65页 |
·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进程加快 | 第65-66页 |
·贸易保护日趋严重和复杂 | 第66-67页 |
·国际贸易方式和手段变化的必然要求 | 第67-69页 |
第五章 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调整 | 第69-81页 |
·后危机时代出口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| 第69-71页 |
·后危机时代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| 第69页 |
·后危机时代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| 第69-70页 |
·后危机时代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总体目标 | 第70-71页 |
·后危机时代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的构想 | 第71-73页 |
·总体战略及其内涵 | 第71-72页 |
·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内容的深化与升级 | 第72-73页 |
·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实施调整的政策措施 | 第73-81页 |
·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| 第73-74页 |
·逐步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 | 第74页 |
·积极实施自主创新品牌战略 | 第74-75页 |
·努力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 | 第75-76页 |
·完善和优化贸易结构 | 第76-77页 |
·转变贸易发展方式 | 第77-78页 |
·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| 第78-79页 |
·调整利用外资的战略方向 | 第79-81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86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