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缩略语表(Abbreviation) | 第8-10页 |
1 前言 | 第10-26页 |
1.1 研究问题的由来 | 第10页 |
1.2 急性肺损伤 | 第10-13页 |
1.3 中性粒细胞在炎症中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1.4 VE-cadherin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9页 |
1.4.1 VE-cadherin蛋白分子的功能 | 第14-17页 |
1.4.2 VE-cadherin磷酸化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1.4.3 KLF4对VE-cadherin的调控 | 第19页 |
1.5 ICAM-1 分子在中性粒细胞粘附和迁移中的作用 | 第19-22页 |
1.6 SHP-2 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| 第22-23页 |
1.7 SHP-2 介导中性粒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 | 第23-24页 |
1.8 PECAM-1 在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和迁移中的作用 | 第24页 |
1.9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4-26页 |
2 材料和方法 | 第26-43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6页 |
2.1.1 实验样品 | 第26页 |
2.1.2 质粒和细胞系 | 第26页 |
2.2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 | 第26-32页 |
2.2.1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6-27页 |
2.2.2 主要试剂 | 第27-28页 |
2.2.3 常用试剂及配制 | 第28-32页 |
2.3 试验方法 | 第32-43页 |
2.3.1 脂质体制备 | 第32页 |
2.3.2 SHP-2 siRNA合成 | 第32页 |
2.3.3 质粒转化 | 第32-33页 |
2.3.4 阳性克隆筛选鉴定、序列测定 | 第33页 |
2.3.5 质粒提取 | 第33-34页 |
2.3.6 细胞培养 | 第34页 |
2.3.7 细胞的冻存 | 第34-35页 |
2.3.8 细胞复苏 | 第35页 |
2.3.9 质粒转染 | 第35页 |
2.3.10 ICAM-1 交联反应 | 第35-36页 |
2.3.11 HUVEC电转染 | 第36页 |
2.3.12 中心粒细胞分离 | 第36-37页 |
2.3.13 中心粒细胞粘附 | 第37-38页 |
2.3.14 中心粒细胞跨内皮细胞迁移 | 第38页 |
2.3.15 免疫共沉淀 | 第38-39页 |
2.3.16 Western blot检测 | 第39页 |
2.3.17 蛋白印迹条带分析 | 第39页 |
2.3.18 免疫荧光 | 第39-40页 |
2.3.19 实时细胞分析 | 第40-41页 |
2.3.20 肺泡灌洗液的收集 | 第41页 |
2.3.21 MPO活性检测 | 第41-42页 |
2.3.22 肺泡灌洗液总蛋白含量测定方法 | 第42页 |
2.3.23 统计分析 | 第42-43页 |
3 试验结果 | 第43-70页 |
3.1 SHP-2 与ICAM-1 的蛋白互作 | 第43-44页 |
3.2 SHP-2 介导酪氨酸激酶Src的活化 | 第44-47页 |
3.3 SHP-2 介导中性粒细胞在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和跨细胞迁移 | 第47-49页 |
3.4 SHP-2 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的调节 | 第49-52页 |
3.5 SHP-2 介导ICAM-1 与VE-cadherin的蛋白互作 | 第52-59页 |
3.6 SHP-2 对中性粒细胞在肺脏的募集和浸润的调节 | 第59-64页 |
3.7 VE-cadherin和?-catenin在ICAM-1 敲除小鼠炎症模型中的表达 | 第64-66页 |
3.8 PRRSV感染猪肺组织的蛋白表达 | 第66-70页 |
4 分析与讨论 | 第70-74页 |
5 结论 | 第74-75页 |
Reference | 第75-85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