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--环境监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

变量筛选新方法及其在环境内分泌干扰效应QSAR中的应用

摘要第9-12页
Abstract第12-15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36页
    1.1 模型验证与变量筛选是QSAR研究的瓶颈之一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分子结构描述子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建模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变量筛选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交叉验证方法第20-22页
    1.2 污染物内分泌干扰效应仍是环境毒理研究的重点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内分泌干扰物的危害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核受体介导的内分泌干扰效应第23-25页
    1.3 预测内分泌干扰效应的QSAR模型有待加强第25-2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28-36页
第二章 变量筛选和模型验证新方法的建立第36-60页
    2.1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第36-37页
    2.2 MLR模型中的常用统计量第37页
    2.3 标准回归系数第37-38页
    2.4 变量预筛选第38页
    2.5 模型验证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LOOCV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LMOCV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MCCV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UDCV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y-randomization检验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6 y-scrambling检验第43页
    2.6 基于变量相互作用的变量选择方法第43-46页
    2.7 模型的应用域与OECD原则第46-48页
    2.8 描述子计算第48-49页
    2.9 VSMVI和UDCV方法的性能测试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9.1 VSMVI方法性能测试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9.2 均匀设计表试验点的均衡分散性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9.3 UDCV用于变量筛选第52-55页
    2.10 总结第55-5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6-60页
第三章 环境雌激素效应的QSAR研究第60-88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60-62页
    3.2 130个化合物的环境雌激素效应QSAR研究第62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数据来源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分子结构描述符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结果与讨论第68-7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1 模型建立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2 模型偶然相关验证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3 模型外部检验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4 模型的应用域与离群值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5 模型描述子解释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.6 模型比较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结论第75页
    3.3 58个化合物的环境雌激素效应QSAR研究第75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数据来源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分子结构描述符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结果与讨论第77-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模型建立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模型偶然相关验证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模型外部检验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模型的应用域与离群值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5 模型描述子的解释第8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结论第82页
    3.4 本章总结第82-8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4-88页
第四章 环境雄激素效应的QSAR研究第88-11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8-90页
    4.2 146个化合物的环境雄激素效应QSAR研究第90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数据来源第90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分子结构描述符计算第9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146个化合物建模第93-9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1 模型建立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2 模型偶然相关验证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3 模型外部样本检验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4 模型的应用域与离群值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.5 模型描述子解释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118个化合物建模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1 模型建立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2 模型偶然相关检验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3 模型外部样本检验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4 模型应用域和离群值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.5 模型描述子解释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模型比较第102页
    4.3 146个化合物环境雄激素效应的DFT参数QSAR研究第102-10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DFT量子化学参数第10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全部化合物建模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模型建立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模型偶然相关检验第10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3 模型外部样本检验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4 模型应用域与离群值第10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化合物分组建模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1 模型建立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2 模型偶然相关检验第10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.3 外部样本检验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4.4 模型应用域与离群值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模型描述子解释第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模型对比第107-108页
    4.4 本章总结第108-10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09-114页
第五章 孕激素效应的QSAR研究第114-134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14-116页
    5.2 87个化合物的孕激素效应QSAR建模第116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数据来源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描述子计算及预处理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结果与讨论第119-1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1 模型建立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2 模型验证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3 模型定义域与离群值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2.3.4 描述子解释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结论第123页
    5.3 56个类固醇的孕激素效应QSAR建模第123-13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数据来源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描述子计算及预筛选第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结果与讨论第125-1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1 模型建立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2 模型验证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3 模型应用域和离群值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4 描述子解释第128-1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3.3.5 模型比较第129-13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结论第130-131页
    5.4 本章总结第131-13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32-134页
第六章 PPAR_γ激动剂的亲合与转活效应QSAR研究第134-158页
    6.1 引言第134-136页
    6.2 144个PPAR_γ激动剂的亲合效应QSAR研究第136-15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数据来源第13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描述子计算和与预筛选第136-1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结果与讨论第145-1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3.1 模型建立第145-1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3.2 模型偶然相关验证第146-1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3.3 模型的外部验证第1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3.4 模型应用域与离群值第148-1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3.5 模型描述子解释第150-1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3.6 活性-活性相关分析第1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6.2.3.7 模型比较第151-153页
    6.3 结论第153-15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54-158页
创新点第158-160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第160-161页
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61-162页
致谢第162-163页

论文共1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阮籍文化心理结构分析
下一篇:上皮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自我分子标志CD47在细胞表面分布状态变化机制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