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药学论文--药理学论文

模型蛋白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光谱法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29页
   ·分子光谱法概述第14-20页
     ·荧光光谱法第14-17页
     ·共振光散射法第17页
     ·化学发光法第17-20页
   ·分子光谱法研究蛋白质与小分子物质相互作用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·模型蛋白第21-26页
     ·溶菌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牛血清白蛋白第22-24页
     ·过氧化氢酶第24-25页
     ·肌红蛋白第25-26页
   ·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6-29页
     ·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目的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7-29页
第二章 溶菌酶与头孢菌素相互作用的化学发光法研究第29-44页
   ·前言第29-3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30-32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2页
   ·结果和讨论第32-39页
  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流路设计和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反应体系化学发光强度-时间关系第33页
     ·化学发光体系的稳定性考察第33-35页
     ·鲁米诺-溶菌酶-头孢菌素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探讨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模型的构建第38-39页
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第39-43页
     ·溶菌酶与头孢菌素的作用参数测定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溶菌酶与头孢菌素的作用类型第41页
     ·鲁米诺/溶菌酶结合反应的化学计量比测定第41-43页
   ·结论第43-44页
第三章 牛血清白蛋白与头孢菌素相互作用的化学发光法研究第44-57页
   ·前言第44-45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45-46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46页
   ·结果和讨论第46-52页
  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流路设计和实验条件的优化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反应体系化学发光强度-时间关系第47页
     ·鲁米诺-牛血清白蛋白-头孢菌素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探讨第47-51页
  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模型的构建第51-52页
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第52-56页
     ·牛血清白蛋白与头孢菌素的作用参数测定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牛血清白蛋白与头孢菌素的作用类型第53-55页
     ·鲁米诺/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化学计量比测定第55-56页
   ·结论第56-57页
第四章 过氧化氢酶与头孢菌素相互作用的化学发光法研究及分析应用第57-67页
   ·前言第57-5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58-59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58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58-59页
   ·结果和讨论第59-61页
     ·反应体系化学发光强度-时间关系第59-60页
  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优化第60-61页
     ·鲁米诺-过氧化氢酶-头孢菌素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探讨第61页
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第61-66页
     ·过氧化氢酶与头孢菌素的作用参数测定第61-62页
     ·过氧化氢酶与头孢菌素的作用类型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头孢菌素药物的分析应用第63-66页
   ·结论第66-67页
第五章 肌红蛋白与头孢菌素相互作用的化学发光法研究及分析应用第67-78页
   ·前言第67-68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68-70页
     ·试剂与仪器第68-69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69-70页
   ·结果和讨论第70-73页
     ·反应体系化学发光强度-时间关系第70-71页
  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实验条件的优化第71-72页
  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流路设计第72页
     ·鲁米诺-肌红蛋白-头孢菌素化学发光反应机理探讨第72-73页
   ·流动注射-化学发光模型的应用第73-77页
     ·肌红蛋白与头孢菌素的作用参数测定第73-74页
     ·肌红蛋白与头孢菌素的作用类型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头孢菌素药物的分析测定第75-77页
   ·结论第77-78页
第六章 肌红蛋白与三聚氰胺相互作用的化学发光法研究第78-89页
   ·前言第78-79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79-80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79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79-80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80页
     ·样品处理第80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80-84页
     ·化学发光强度-时间关系第80页
     ·肌红蛋白溶液pH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第80-81页
     ·肌红蛋白、鲁米诺及NaOH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第81页
     ·流路参数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第81-82页
     ·三聚氰胺测定的线性范围、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第82页
     ·化学发光体系的稳定性考察第82页
     ·干扰实验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化学发光反应机理第83-84页
   ·分析应用第84-88页
     ·肌红蛋白与三聚氰胺相互作用参数测定第84页
     ·奶粉、液态奶和酸奶模拟样品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第84页
     ·受污染奶粉中三聚氰胺含量的测定第84-88页
   ·结论第88-89页
第七章 肌红蛋白与氯雷他定相互作用的化学发光法研究第89-97页
   ·前言第89-90页
   ·实验部分第90-91页
     ·试剂第90页
     ·仪器第90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90-91页
   ·结果与讨论第91-93页
     ·化学发光强度-时间关系第91页
     ·鲁米诺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第91-92页
     ·肌红蛋白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第92页
     ·NaOH浓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第92页
     ·流速和混合管长度对化学发光强度的影响第92页
     ·氯雷他定测定的线性范围、检出限和相对标准偏差第92页
     ·干扰实验第92-93页
     ·化学发光反应机理第93页
   ·分析应用第93-96页
     ·肌红蛋白与氯雷他定相互作用参数测定第93-94页
     ·药片中氯雷他定的测定第94页
     ·人体血清及尿液中氯雷他定的测定第94-96页
   ·结论第96-97页
参考文献第97-133页
附录: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论文情况第133-134页
致谢第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离子液体和纳米材料的氧化还原蛋白质修饰电极研究
下一篇:细胞色素P450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对药物安全性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