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1-22页 |
第一章 鸡球虫病的研究背景 | 第11-22页 |
·鸡球虫概况 | 第11-13页 |
·鸡球虫的种类及所引起的鸡球虫病 | 第11-12页 |
·鸡球虫生活史 | 第12-13页 |
·鸡球虫保护性免疫机理 | 第13-15页 |
·体液免疫在鸡球虫免疫中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细胞免疫在鸡球虫免疫中的作用 | 第14页 |
·细胞分泌因子在鸡球虫免疫中的作用 | 第14-15页 |
·鸡球虫疫苗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1页 |
·虫体疫苗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·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·展望 | 第21-22页 |
试验研究 | 第22-48页 |
第二章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 YL 株多次传代后对雏鸡的致病性观察 | 第22-26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22-23页 |
·试验虫株和试验动物 | 第22页 |
·试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| 第22页 |
·病变指数及评判标准 | 第22-23页 |
·结果 | 第23-25页 |
·不同感染剂量的致病性结果 | 第23-24页 |
·不同感染剂量对于卵囊产出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讨论 | 第25页 |
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 YL 株 ADF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| 第26-36页 |
·材料 | 第26-27页 |
·试验虫株 | 第26页 |
·试验动物 | 第26页 |
·载体与菌株 | 第26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6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6页 |
·培养基及常用溶液的配制 | 第26-27页 |
·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E. tenella 的复苏与纯化 | 第27页 |
·E. tenella 子孢子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E. tenella YL 株子孢子总 RNA 的提取 | 第27页 |
·引物合成 | 第27页 |
·ADF 基因的 RT-PCR | 第27-28页 |
·RT-PCR 产物的回收与纯化 | 第28页 |
·RT-PCR 产物与 T-载体的连接 | 第28页 |
·转化 E.coli DH5α | 第28页 |
·菌落 PCR 鉴定 | 第28页 |
·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| 第28-29页 |
·阳性克隆的序列测定及分析 | 第29页 |
·结果 | 第29-34页 |
·E. tenella YL 株子孢子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·RT-PCR 结果 | 第30-31页 |
·菌落 PCR 鉴定结果 | 第31页 |
·双酶切鉴定结果 | 第31页 |
·ADF 核苷酸的序列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ADF 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EtADF 三维结构预测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EtADF 蛋白抗原表位预测分析 | 第34页 |
·讨论 | 第34-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四章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 YL 株 ADF 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表达 | 第36-42页 |
·材料 | 第36页 |
·菌株、载体和主要试剂 | 第36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6页 |
·常用溶液的配制 | 第36页 |
·方法 | 第36-38页 |
·ADF 基因片段的扩增 | 第36-37页 |
·载体的酶切 | 第37页 |
·ADF 与 pET-28a(+)的连接 | 第37页 |
·连接产物转化入 E. coli BL21 | 第37页 |
·阳性克隆的 PCR 鉴定 | 第37-38页 |
·重组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| 第38页 |
·ADF 的表达及 SDS-PAGE 检测 | 第38页 |
·重组蛋白的大量表达及可溶性分析 | 第38页 |
·重组蛋白的纯化及 Western blot | 第38页 |
·检测蛋白浓度 | 第38页 |
·结果 | 第38-41页 |
·ADF 片段扩增 | 第38-39页 |
·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| 第39页 |
·目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中的诱导表达及鉴定 | 第39-41页 |
·蛋白质浓度 | 第41页 |
·讨论 | 第41页 |
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五章 ADF 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性研究 | 第42-48页 |
·材料 | 第42页 |
·所需材料 | 第42页 |
·方法 | 第42-43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42页 |
·抗球虫效果的判定 | 第42-43页 |
·结果 | 第43-46页 |
·临床症状表现 | 第43页 |
·增重变化结果 | 第43-44页 |
·盲肠病变记分 | 第44页 |
·OPG 值 | 第44-45页 |
·ACI 值 | 第45-46页 |
·讨论 | 第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8页 |
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6页 |
附录 | 第56-62页 |
缩略语英汉对照表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