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20页 |
1.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软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 隧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思路与技术路线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以及工程地质条件 | 第20-33页 |
2.1 第三系软岩分布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2 地形地貌特征 | 第21-23页 |
2.3 地层岩性 | 第23-26页 |
2.4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| 第26页 |
2.5 地质构造 | 第26-31页 |
2.6 物理地质现象 | 第31-33页 |
第3章 万家段隧洞第三系软岩工程地质特性 | 第33-48页 |
3.1 万家段隧洞第三系软岩的组成及其崩解性分析 | 第33-36页 |
3.2 万家段隧洞第三系软岩的力学性质研究 | 第36-45页 |
3.2.1 万家段隧洞第三系软岩单轴抗压试验 | 第36-39页 |
3.2.2 万家段隧洞第三系软岩直接剪切试验 | 第39-41页 |
3.2.3 万家段隧洞第三系软岩三轴压缩试验 | 第41-45页 |
3.3 万家段隧洞第三系软岩的水理性质 | 第45-47页 |
3.4 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4章 万家段隧洞软岩区工程问题分析 | 第48-83页 |
4.1 万家段隧洞在红梅水库影响下数值计算分析 | 第50-57页 |
4.1.1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| 第52-54页 |
4.1.2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4-57页 |
4.2 万家段隧洞开挖过程中第三系地层变形数值分析 | 第57-81页 |
4.2.1 数值模拟范围 | 第58-59页 |
4.2.2 数值模型的建立及计算参数选取 | 第59-60页 |
4.2.3 数值计算模型离散化 | 第60-61页 |
4.2.4 数值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1-81页 |
4.3 小结 | 第81-83页 |
第5章 万家段隧洞支护方案建议 | 第83-92页 |
结论 | 第92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98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