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饲料作物、牧草论文--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论文

野生鸭茅幼苗耐热性的评价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英文缩略表第10-11页
第一章 引言第11-17页
    1.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发展对优良牧草的需求较大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我国野生鸭茅基因资源丰富,开发潜力较大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牧草耐热性的鉴定方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耐热性鉴定指标第13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野生鸭茅生长发育特性研究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野生鸭茅抗逆性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1.4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第16-17页
第二章 野生鸭茅的生长及发育特性的分析第17-20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地概况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材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试验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生育期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株高、分蘖数和茎叶比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试验材料再生力测定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产草量第19页
    2.3 结论与讨论第19-20页
第三章 野生鸭茅幼苗的耐热性评价第20-30页
    3.1 材料与方法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材料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仪器与药品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试验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数据分析第24页
    3.2 结论与讨论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高温半致死温度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相对电导率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叶绿素含量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游离脯氨酸含量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含量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耐热生理指标与田间越夏率的相关分析第29-30页
第四章 全文结论第30-32页
    4.1 鸭茅田间越夏率第30页
    4.2 鸭茅半致死温度与田间越夏率关系第30页
    4.3 耐热生理指标变化规律第30页
    4.4 耐热生理指标与田间越夏率的关系第30页
    4.5 鸭茅耐热性评价第30-32页
参考文献第32-35页
致谢第35-36页
作者简历第36页

论文共3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控水措施下葡萄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变化研究
下一篇:高管背景特征与农业上市公司业绩预告披露动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