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闸结构的裂缝仿真分析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研究意义及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水闸 | 第11-15页 |
·水闸的类型与作用 | 第11-12页 |
·水闸的分析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有限元分析水闸的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第2章 分析理论与软件介绍 | 第15-24页 |
·引言 | 第15页 |
·水闸温度场分析 | 第15-19页 |
·条件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热分析基础知识 | 第16-18页 |
·瞬态热分析理论 | 第18-19页 |
·ANSYS 软件介绍 | 第19-24页 |
·ANSYS 程序简介 | 第19页 |
·参数化设计语言 | 第19-20页 |
·实体建模与网格划分 | 第20-22页 |
·结构静力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温度场-结构场耦合的基本理论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水闸工程计算分析 | 第24-41页 |
·水闸概况 | 第24-26页 |
·工程基本情况 | 第24页 |
·设计基本情况 | 第24-25页 |
·施工情况 | 第25-26页 |
·水闸现状 | 第26页 |
·洪水复核计算 | 第26-28页 |
·设计洪水复核计算方法 | 第26页 |
·洪峰流量推求 | 第26-28页 |
·水闸过水能力复核计算 | 第28-29页 |
·水闸过水能力复核计算成果 | 第28-29页 |
·水闸过水能力复核计算分析 | 第29页 |
·渗透和稳定性复核计算 | 第29-32页 |
·防渗复核计算 | 第29-30页 |
·稳定计算 | 第30-32页 |
·抗滑稳定计算 | 第32页 |
·翼墙及岸墙稳定复核计算 | 第32-34页 |
·翼墙稳定复核 | 第32-33页 |
·岸墙稳定复核 | 第33-34页 |
·分析评价 | 第34页 |
·消能防冲复核计算 | 第34-37页 |
·史召闸消能工现状 | 第34页 |
·复核计算 | 第34-37页 |
·闸顶高程复核计算 | 第37页 |
·闸门、启闭力复核计算 | 第37-41页 |
·闸门超高复核 | 第37页 |
·复核计算过程 | 第37-39页 |
·分析评价 | 第39-41页 |
第4章 水闸ANSYS 仿真分析 | 第41-61页 |
·模型计算参数 | 第41-42页 |
·计算参数 | 第41页 |
·主要建材技术指标 | 第41-42页 |
·地基情况 | 第42页 |
·仿真过程 | 第42-55页 |
·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| 第43-44页 |
·无水模型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| 第44-49页 |
·有水模型应力应变状态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温度应力的施加 | 第55-58页 |
·温度应力种类 | 第55页 |
·温度应力形成原因及大小 | 第55-57页 |
·温度应力施加 | 第57-58页 |
·复核计算结果与ANSYS 分析结果比较 | 第58-61页 |
·水闸外观形象 | 第58-59页 |
·复核计算结果 | 第59页 |
·ANSYS 分析结果 | 第59-60页 |
·对比结果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水闸裂缝类型危害与防治 | 第61-66页 |
·裂缝产生机理 | 第61-62页 |
·温度裂缝 | 第61-62页 |
·塑性裂缝 | 第62页 |
·收缩裂缝 | 第62页 |
·沉降裂缝 | 第62页 |
·裂缝的危害 | 第62-64页 |
·产生渗漏 | 第62页 |
·加速混凝土碳化 | 第62-63页 |
·降低混凝土的耐腐蚀能力 | 第63页 |
·影响混凝土结构物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| 第63页 |
·加快钢筋的腐蚀 | 第63-64页 |
·裂缝的处理 | 第64-66页 |
·底板和胸墙的裂缝处理 | 第64页 |
·闸墩裂缝 | 第64页 |
·翼墙和护坡的裂缝 | 第64-65页 |
·护坦的裂缝 | 第65页 |
·钢筋混凝土的顺筋裂缝 | 第65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| 第73-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