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1 前言 | 第9-13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26页 |
2.1 材料 | 第13-14页 |
2.1.1 样品来源与参考菌株 | 第13页 |
2.1.2 常规用培养基和试剂 | 第13页 |
2.1.3 Real-Time PCR用试剂 | 第13页 |
2.1.4 常用试剂的配制 | 第13-14页 |
2.1.5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14页 |
2.2 方法 | 第14-26页 |
2.2.1 菌株复苏 | 第14-15页 |
2.2.2 体外诱导 | 第15页 |
2.2.3 二倍琼脂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(MICS) | 第15-17页 |
2.2.4 QRDR(S)突变的检测 | 第17-19页 |
2.2.5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| 第19页 |
2.2.6 突变株中外排泵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检测 | 第19-23页 |
2.2.7 生长竞争实验 | 第23-24页 |
2.2.8 胆盐的耐受 | 第24页 |
2.2.9 细胞的侵袭 | 第24-26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6-37页 |
3.1 两种血清型沙门菌QRDR突变和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 | 第26-29页 |
3.2 两种血清型沙门菌的生长能力 | 第29-31页 |
3.3 外排泵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 | 第31-33页 |
3.4 生长竞争实验 | 第33-34页 |
3.5 胆盐的耐受 | 第34-36页 |
3.6 沙门菌的侵袭能力 | 第36-37页 |
4 讨论 | 第37-42页 |
全文总结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