炉膛结构对大型往复炉排炉性能的影响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1.1 我国能源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1.2 我国往复炉发展与应用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2 往复炉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2.1 往复炉与链条炉 | 第13-14页 |
1.2.2 往复炉排的优缺点 | 第14-15页 |
1.3 炉排对炉膛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内容、意义及创新点 | 第16-21页 |
1.4.1 研究的内容及创新 | 第16-19页 |
1.4.2 本文研究的意义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往复炉的数值计算建模 | 第21-31页 |
2.1 炉膛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2.2 模拟往复炉的原型 | 第22-24页 |
2.3 炉膛数值建模 | 第24-29页 |
2.3.1 控制方程 | 第25-26页 |
2.3.2 假设 | 第26-27页 |
2.3.3 计算模型 | 第27-28页 |
2.3.4 网格划分及无关性验证 | 第28-29页 |
2.4 模拟结果吻合度分析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前拱结构的数值模拟 | 第31-58页 |
3.1 传统炉膛空间的设计 | 第31-32页 |
3.2 前拱对往复炉排燃烧特性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3.2.1 前拱下的α 火焰 | 第32-33页 |
3.2.2 前拱的蓄热辐射引燃作用 | 第33-34页 |
3.3 前拱的倾角 | 第34-47页 |
3.3.1 前拱倾角对流场影响 | 第36-42页 |
3.3.2 前拱倾角对温度场影响 | 第42-47页 |
3.4 前拱的突出块 | 第47-56页 |
3.4.1 前拱突出块对流场的影响 | 第48-53页 |
3.4.2 前拱突出块对温度场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3.5 本章结论小结 | 第56-58页 |
3.5.1 前拱倾角影响结论 | 第56-57页 |
3.5.2 前拱突出块影响结论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卫燃带的数值模拟 | 第58-73页 |
4.1 卫燃带介绍 | 第58-59页 |
4.2 卫燃带的必要性 | 第59-66页 |
4.3 卫燃带的长度 | 第66-71页 |
4.3.1 布置卫燃带的长度对炉内烟气的影响分析 | 第67-68页 |
4.3.2 布置卫燃带的长度对前拱的影响分析 | 第68-69页 |
4.3.3 布置卫燃带的长度对后拱的影响分析 | 第69-70页 |
4.3.4 布置卫燃带的长度对侧壁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4.4 本章结论小结 | 第71-73页 |
第5章 后拱高度的数值模拟 | 第73-90页 |
5.1 后拱对往复炉排燃烧特性的影响 | 第73-75页 |
5.2 后拱高度 | 第75-84页 |
5.2.1 后拱出口高度对炉内流场的影响 | 第75-78页 |
5.2.2 后拱出口高度对炉内压力的影响 | 第78-80页 |
5.2.3 后拱出口高度对炉内温度的影响 | 第80-84页 |
5.3 人字形后拱 | 第84-88页 |
5.3.1 人字形后拱对炉内流场的影响 | 第84-86页 |
5.3.2 人字形后拱对炉内温度场的影响 | 第86-88页 |
5.4 本章结论小结 | 第88-90页 |
结论 | 第90-9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2-97页 |
致谢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