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福矿动压巷道合理区段煤柱宽度与围岩稳定控制研究
| 致谢 | 第4-5页 |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变量注释表 | 第16-17页 |
| 1 绪论 | 第17-26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7-18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4页 |
| 1.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| 2 试验巷道生产地质条件 | 第26-27页 |
| 3 区段煤柱宽度数值模拟研究 | 第27-48页 |
| 3.1 建立数值计算模型 | 第27-28页 |
| 3.2 本构模型 | 第28页 |
| 3.3 煤岩体力学参数 | 第28-29页 |
| 3.4 实煤体双巷掘进期间 | 第29-34页 |
| 3.5 一次采动期间 | 第34-41页 |
| 3.6 二次采动期间 | 第41-46页 |
| 3.7 合理区段煤柱宽度确定 | 第46-47页 |
| 3.8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4 动压巷道围岩控制技术研究 | 第48-64页 |
| 4.1 动压巷道围岩受力特征和变形规律 | 第48-51页 |
| 4.2 锚杆支护技术 | 第51-53页 |
| 4.3 锚杆支护动态系统设计方法 | 第53-54页 |
| 4.4 巷道支护参数设计 | 第54-60页 |
| 4.5 采动影响下围岩控制补强技术 | 第60-63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63-64页 |
| 5 工业性试验 | 第64-75页 |
| 5.1 试验巷道围岩控制技术方案 | 第64-66页 |
| 5.2 矿压观测方案 | 第66-70页 |
| 5.3 试验巷道围岩控制效果分析 | 第70-74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| 6 主要结论 | 第75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1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81-83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