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性Y分子筛对模拟汽油吸附脱硫性能的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引言 | 第10-12页 |
| 1 文献综述 | 第12-24页 |
| ·清洁汽油的脱硫现状及脱硫方法 | 第12-20页 |
| ·加氢脱硫技术 | 第12页 |
| ·非加氢脱硫技术 | 第12-17页 |
| ·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| ·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的机理研究 | 第18-20页 |
| ·Y分子筛的特点及其脱硫技术方面的应用 | 第20-23页 |
| ·分子筛脱硫近况 | 第20-21页 |
| ·Y分子筛的晶体结构和脱硫近况 | 第21-23页 |
| ·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3-24页 |
| 2 实验部分 | 第24-27页 |
| ·吸附剂的制备 | 第24页 |
| ·液相离子交换法 | 第24页 |
| ·浸渍法 | 第24页 |
| ·试剂和模拟汽油的组成 | 第24-25页 |
| ·吸附剂的表征 | 第25页 |
| ·X射线衍射仪(XRD) | 第25页 |
| ·酸类型表征(FT-IR) | 第25页 |
| ·元素组成分析(XRF) | 第25页 |
| ·程序升温还原(H_2-TPR) | 第25页 |
| ·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25页 |
| ·微库仑综合分析仪 | 第25页 |
| ·吸附剂的吸附性能评价 | 第25-26页 |
| ·固定床吸附反应器 | 第26页 |
| ·间歇反应器 | 第26页 |
| ·符号说明 | 第26-27页 |
| 3 单金属改性的吸附剂 | 第27-32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27页 |
| ·单金属吸附剂的制备 | 第27页 |
| ·原料和试剂 | 第27页 |
| ·吸附剂性能的评价 | 第27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27-31页 |
| ·空速的考察 | 第27-28页 |
| ·干燥条件的考察 | 第28-29页 |
| ·吸附温度的考察 | 第29页 |
| ·不同金属改性的吸附剂脱硫性能的考察 | 第29-31页 |
| ·实验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4 碱金属改性的双金属吸附剂 | 第32-4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32页 |
| ·双金属吸附剂的制备 | 第32页 |
| ·原料和试剂 | 第32页 |
| ·吸附剂性能的评价 | 第32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2-41页 |
| ·表征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1页 |
| ·实验小结 | 第41-43页 |
| 5 碱土金属改性的双金属吸附剂 | 第43-63页 |
| ·引言 | 第43页 |
| ·AgCeY双金属吸附剂 | 第43-54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4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43-53页 |
| ·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·AgLaY双金属吸附剂 | 第54-63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54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2页 |
| ·结论 | 第62-63页 |
| 6 Ti和Zr改性的双金属吸附剂 | 第63-76页 |
| ·AgTiY双金属吸附剂 | 第63-70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63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63-70页 |
| ·结论 | 第70页 |
| ·AgZrY双金属吸附剂 | 第70-76页 |
| ·实验部分 | 第70-71页 |
| ·结果与讨论 | 第71-75页 |
| ·结论 | 第75-76页 |
| 结论 | 第76-7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7-84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84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