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介绍 | 第11-14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 | 第11-13页 |
1.2.2 锂离子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 | 第13-14页 |
1.2.3 锂离子电池特点 | 第14页 |
1.2.4 锂离子电池分类 | 第14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| 第14-24页 |
1.3.1 碳负极材料 | 第15-18页 |
1.3.2 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| 第18-19页 |
1.3.3 硅基负极材料 | 第19-21页 |
1.3.4 硅-碳复合材料 | 第21-24页 |
1.4 本课题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研究方法 | 第25-30页 |
2.1 实验试剂 | 第25-26页 |
2.1.1 研究所用到主要试剂及原料 | 第25-26页 |
2.1.2 实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6页 |
2.2 材料表征和测试技术 | 第26-30页 |
2.2.1 物理性能表征方法 | 第26-28页 |
2.2.2 扣式电池的制备 | 第28页 |
2.2.3 电化学性能测试 | 第28-30页 |
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3D石墨烯&碳双层包覆硅基负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质的研究 | 第30-41页 |
3.1 引言 | 第30-31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1-32页 |
3.2.1 制备氧化石墨烯 | 第31页 |
3.2.2 硅纳米颗粒的预处理 | 第31页 |
3.2.3 制备硅-石墨烯复合材料 | 第31-32页 |
3.2.4 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表征 | 第32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2-39页 |
3.3.1 AFM测试 | 第32-33页 |
3.3.2 XRD测试 | 第33-34页 |
3.3.3 差热-热重测试 | 第34页 |
3.3.4 形貌表征 | 第34-36页 |
3.3.5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 | 第36-37页 |
3.3.6 循环稳定性测试 | 第37-38页 |
3.3.7 倍率性能测试 | 第38-39页 |
3.3.8 交流阻抗测试 | 第39页 |
3.4 小结 | 第39-41页 |
第四章 豌豆荚状的Si@a-C@GNS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| 第41-51页 |
4.1 引言 | 第41-42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2-44页 |
4.2.1 制备氧化石墨烯 | 第42页 |
4.2.2 硅纳米颗粒的预处理 | 第42-43页 |
4.2.3 制备硅基石墨烯纳米卷复合材料 | 第43页 |
4.2.4 结构形貌与电化学表征 | 第43-44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4-50页 |
4.3.1 Si@a-C@GNSs的制备与讨论 | 第44-45页 |
4.3.2 XRD测试 | 第45页 |
4.3.3 差热-热重测试 | 第45页 |
4.3.4 形貌表征 | 第45-46页 |
4.3.5 电化学性能表征 | 第46-50页 |
4.4 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