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蓄电池论文

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

摘要第7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5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锂离子电池介绍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锂离子电池发展历程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锂离子电池结构和工作原理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锂离子电池特点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锂离子电池分类第14页
    1.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第14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碳负极材料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硅基负极材料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硅-碳复合材料第21-24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24-25页
第二章 实验试剂及研究方法第25-30页
    2.1 实验试剂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所用到主要试剂及原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中所用的主要仪器设备第26页
    2.2 材料表征和测试技术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物理性能表征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扣式电池的制备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8-30页
第三章 水热法制备3D石墨烯&碳双层包覆硅基负极材料及电化学性质的研究第30-4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0-31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制备氧化石墨烯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硅纳米颗粒的预处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制备硅-石墨烯复合材料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复合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表征第32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AFM测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XRD测试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差热-热重测试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形貌表征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循环伏安曲线测试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循环稳定性测试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倍率性能测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交流阻抗测试第39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39-41页
第四章 豌豆荚状的Si@a-C@GNSs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1-5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1-42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制备氧化石墨烯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硅纳米颗粒的预处理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制备硅基石墨烯纳米卷复合材料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结构形貌与电化学表征第43-44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44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Si@a-C@GNSs的制备与讨论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XRD测试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差热-热重测试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形貌表征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46-50页
    4.4 结论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桃仁膝康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
下一篇:“咽部四针”对痰湿瘀阻型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和TCD的干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