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--侵犯公民人身权利、民主权利罪论文

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司法疑难问题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3 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1.5 创新点和不足第13-15页
第2章 公民个人信息的受侵现状及有关法律规定第15-23页
    2.1 公民个人信息受到侵害的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 2.2 涉公民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现状第17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宪法中涉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民法中涉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行政法中涉公民个人信息规定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刑法保护个人信息的必要性、适度性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刑法中涉公民个人信息的规定第21-23页
第3章 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界定第23-31页
    3.1“公民”的界定问题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“公民”内涵观点争议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“公民”理解争议解决第23-24页
    3.2“个人信息”的范围问题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“个人信息”范围争议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“个人信息”范围第25-26页
    3.3 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认定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属性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公民个人信息刑法认定方法第28-31页
第4章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”的理解第31-34页
    4.1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”理解争议第31页
    4.2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”观点分析第31-32页
    4.3“违反国家有关规定”应有内涵第32-34页
第5章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分析第34-42页
    5.1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分析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出售行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提供行为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窃取行为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其他方法非法获取行为第36-40页
    5.2 本罪的罪数、既未遂及共犯问题第40-42页
第6章 “情节严重”的认定标准第42-48页
    6.1“情节严重”的认定标准争议第42-43页
    6.2“情节严重”的认定标准观点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6.3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情节严重标准的设置第44-48页
第7章 本罪跨法犯问题的处理第48-50页
    7.1 本罪跨法犯问题争议第48页
    7.2 本罪跨法犯争议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7.3 本罪跨法犯问题解决第49-50页
结语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6-57页
附录:相关案例分析资料第57-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IASBR处理垃圾渗滤液的脱氮效果及碳源优选研究
下一篇:司法公正的社会认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