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8-13页 |
(一)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(二)选题概念厘定 | 第9-13页 |
1. 影视受众 | 第9-10页 |
2. 受众心理 | 第10页 |
3. 翻拍的定义 | 第10-11页 |
4. 翻拍、重拍、改编的区别 | 第11-13页 |
一、影视翻拍现象缘起与现状 | 第13-24页 |
(一)现象缘起与创作现状 | 第13-16页 |
1. 影视翻拍现象的生成与存在 | 第13-15页 |
2. 影视翻拍作品的创作现状 | 第15-16页 |
(二) 电影、电视剧跨艺术形态翻拍可行性及动因 | 第16-24页 |
1. 现实动因 | 第16-18页 |
2.受众接受心理动因 | 第18-24页 |
二、电影、电视剧翻拍作品分类及其创作特征 | 第24-35页 |
(一)以电影为蓝本,战争题材、红色经典电视剧翻拍创作特征 | 第25-30页 |
1. 案例分析 | 第25-29页 |
2. 受众心理影响下的创作特征 | 第29-30页 |
(二)以电视剧为蓝本,爱情、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翻拍创作特征 | 第30-35页 |
1. 案例分析 | 第30-33页 |
2. 受众心理影响下的创作特征 | 第33-35页 |
三、受众心理与翻拍作品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| 第35-42页 |
(一)迎合,刺激,营造——翻拍作品对受众观看动机的多层影响 | 第35-36页 |
(二)受众接受心理状态——受众心理对影视翻拍作品的影响 | 第36-42页 |
1.受众认可经典品牌的心理效应 | 第37-38页 |
2. 受众批评、比较、议论的心理需求 | 第38-39页 |
3. 受众的怀旧心理 | 第39页 |
4. 受众对类型化题材、故事的特殊接受心理 | 第39-42页 |
四、影视翻拍的创作的价值判断 | 第42-47页 |
(一)创作优劣及价值判断 | 第42-44页 |
(二)受众心理视角下的影视翻拍作品的重新阐释路径 | 第44-47页 |
1. 利用受众对原始作品的兴奋点刺激当代受众的盲点 | 第44页 |
2. 运用集体记忆、怀旧心理重塑人物形象 | 第44-45页 |
3. 重视受众接受心理状态和审美接受心理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后记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