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 | 第9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1.4 本论文结构安排 | 第15-16页 |
第二章 AMOLED像素电路与驱动方法 | 第16-30页 |
2.1 OLED技术 | 第16-22页 |
2.1.2 OLED电学特性 | 第16-19页 |
2.1.3 OLED稳定性 | 第19页 |
2.1.4 像素电路中OLED设计 | 第19-22页 |
2.2 薄膜晶体管技术 | 第22-25页 |
2.2.1 非晶硅 | 第23页 |
2.2.2 低温多晶硅 | 第23-24页 |
2.2.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| 第24页 |
2.2.4 有机半导体 | 第24-25页 |
2.3 AMOLED基本像素电路 | 第25-29页 |
2.3.1 基本像素电路结构 2T-1C | 第25-26页 |
2.3.2 基本像素电路的直流分析 | 第26-28页 |
2.3.3 基本像素电路的瞬态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仿真与分析方法 | 第30-40页 |
3.1 SPICE电路仿真 | 第30-31页 |
3.2 MATLAB系统仿真 | 第31-33页 |
3.3 TFT仿真模型 | 第33页 |
3.4 OLED仿真模型 | 第33-3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四章 AMOLED显示的功耗分析与降低功耗的方法 | 第40-53页 |
4.1 AMOLED面板的功耗构成 | 第40-42页 |
4.2 静态功耗分析和优化方法 | 第42-45页 |
4.3 动态功耗分析和优化方法 | 第45-50页 |
4.4 其他层次的功耗优化方案 | 第50-52页 |
4.5 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低功耗像素电路和驱动电路 | 第53-78页 |
5.1 像素电路结构复杂的原因 | 第53-56页 |
5.2 像素电路补偿技术 | 第56-68页 |
5.2.1 电压补偿技术 | 第56-60页 |
5.2.2 电流补偿技术 | 第60-63页 |
5.2.3 驱动电路补偿技术 | 第63-68页 |
5.3 低功耗像素电路和驱动电路 | 第68-77页 |
5.3.1 低功耗像素及驱动电路原理 | 第68-71页 |
5.3.2 低功耗像素及驱动电路仿真 | 第71-7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第六章 驱动TFT非饱和区工作的低功耗设计 | 第78-94页 |
6.1 进行功耗比较的像素电路结构 | 第78-80页 |
6.2 饱和区驱动TFT的功耗仿真 | 第80-85页 |
6.3 非饱和区驱动TFT的功耗仿真与比较 | 第85-88页 |
6.4 非饱和区驱动TFT的电源电压最优解 | 第88-91页 |
6.5 对比电路的静态功耗效率的比较 | 第91-93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93-94页 |
第七章 显示面板供电电压动态调整的低功耗方法 | 第94-107页 |
7.1 DVS技术原理 | 第94-96页 |
7.2 已有的DVS技术方案的不足 | 第96-98页 |
7.3 显示面板供电电压的DVS设计与仿真 | 第98页 |
7.4 低功耗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结合DVS技术的原理 | 第98-102页 |
7.5 低功耗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结合DVS技术的仿真 | 第102-104页 |
7.6 低功耗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与其他电路及方法结合DVS技术的比较 | 第104-106页 |
7.7 本章小结 | 第106-107页 |
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107-109页 |
8.1 主要结论 | 第107-108页 |
8.2 研究展望 | 第108-109页 |
参考 文献 | 第109-121页 |
附录(OLED原始测试数据) | 第121-124页 |
致谢 | 第124-125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| 第125-126页 |
博士期间的专利和获奖 | 第126-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