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0-15页 |
1.1.1 金属薄板微冲压成形工艺 | 第11-12页 |
1.1.2 超声在冲压成形应用中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1.3 柔性冲头微冲压成形的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1.4 粘性介质压力成形的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柔性冲头金属薄板超声微冲压成形工艺装置 | 第17-23页 |
2.1 工艺原理 | 第17页 |
2.2 成形平台 | 第17-20页 |
2.2.1 超声焊机 | 第18-19页 |
2.2.2 超声头 | 第19页 |
2.2.3 组合式夹具装置 | 第19-20页 |
2.3 柔性冲头 | 第20-22页 |
2.3.1 超声塑化原理 | 第20-21页 |
2.3.2 柔性冲头材料-EVA塑料 | 第21-22页 |
2.4 工艺过程 | 第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柔性冲头金属薄板超声微冲压成形工艺参数与评价参数 | 第23-31页 |
3.1 重要工艺参数 | 第23-29页 |
3.1.1 气缸压强 | 第23页 |
3.1.2 速度控制阀 | 第23-24页 |
3.1.3 超声振幅 | 第24-26页 |
3.1.4 延时时间 | 第26-27页 |
3.1.5 超声振动时间t_u | 第27页 |
3.1.6 保压时间t_p | 第27-29页 |
3.2 成形复制能力——复制度 | 第29-3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微胀形成形实验 | 第31-43页 |
4.1 微胀形模具 | 第31-33页 |
4.1.1“一”字梯形沟道微胀形模具 | 第31页 |
4.1.2“S”沟道微胀形模具 | 第31-32页 |
4.1.3“十”字沟道微胀形模具 | 第32-33页 |
4.2 成形材料 | 第33-34页 |
4.3 成形实验及改进措施 | 第34-38页 |
4.3.1 边缘破裂 | 第34-36页 |
4.3.2 典型成形样品 | 第36-38页 |
4.4 成形规律 | 第38-42页 |
4.4.1 超声振动时间对复制度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4.4.2 保压时间对复制度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4.3 最优时间参数验证 | 第40-41页 |
4.4.4 压力对复制度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第5章 微拉深成形实验 | 第43-53页 |
5.1 实验原理 | 第43-44页 |
5.2 微拉深模具 | 第44-46页 |
5.2.1 盒型件微拉深模具 | 第44-45页 |
5.2.2 杯型件微拉深模具 | 第45-46页 |
5.3 坯料制备 | 第46-48页 |
5.3.1 电火花线切割 | 第46-47页 |
5.3.2 激光切割 | 第47-48页 |
5.4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8-51页 |
5.4.1 拉偏 | 第48-50页 |
5.4.2 拉破 | 第50页 |
5.4.3 成形不足 | 第50-51页 |
5.5 工艺改进 | 第51-52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6.1 总结 | 第53-54页 |
6.2 展望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