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--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论文

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收入差异分析--基于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案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目标、方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论文结构安排第13-14页
第2章 相关概念及主要理论第14-21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农民工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流动范围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农民工收入第15页
    2.2 主要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人口迁移理论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推—拉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第17页
    2.3 国内外文献综述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国外文献综述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国内文献综述第19-21页
第3章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特征第21-34页
    3.1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人口社会特征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总体农民工的人口社会特征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性别构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年龄构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教育程度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婚姻状况第25-26页
    3.2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就业特征第26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就业单位性质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就业单位所属行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就业身份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每周工作小时数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从事目前工作时间第30-31页
    3.3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的收入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总体收入状况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收入对比第31-34页
第4章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4-58页
    4.1 指标体系及模型选取说明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因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自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第35-36页
    4.2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收入的单因素分析(定类—定距变量)第36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性别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受教育程度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婚姻状况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就业单位性质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就业单位所属产业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就业身份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7 小结第45页
    4.3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收入的单因素分析(定距—定距变量)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年龄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平均每周工作小时数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从事目前工作时间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小结第46-47页
    4.4 不同流动范围农民工收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第4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各自变量间的相互影响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总体农民工的收入影响因素分析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跨省流动农民工的收入影响因素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省内跨市流动农民工的收入影响因素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市内跨县流动农民工的收入影响因素分析第55-58页
第5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8-61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58-59页
    5.2 政策建议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老苏州形象”的媒介再现--以《苏州日报》“老苏州”版为考察对象
下一篇: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移动应用云协助式调度方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