铰接转向车辆舒适性和稳定性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| 第12-16页 |
1.2.1 铰接转向车辆减振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2.2 油气悬架概述 | 第13页 |
1.2.3 油气悬架建模及分析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2.4 油气悬架连通技术简介 | 第14-16页 |
1.3 目前存在的问题 | 第16页 |
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油气悬架数学模型及装载机虚拟样机模型建立 | 第18-30页 |
2.1 油气悬架系统元件数学模型 | 第19-21页 |
2.1.1 蓄能器数学模型 | 第19-20页 |
2.1.2 节流阀数学模型 | 第20页 |
2.1.3 单向阀数学模型 | 第20-21页 |
2.2 非连通式油气悬架数学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2.1 非连通式油气悬架刚度模型 | 第22页 |
2.2.2 非连通式油气悬架阻尼模型 | 第22-23页 |
2.3 连通式油气悬架数学模型 | 第23-27页 |
2.4 虚拟样机模型 | 第27-29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油气悬架系统特性分析 | 第30-40页 |
3.1 非连通式油气悬架系统刚度和阻尼特性 | 第30-33页 |
3.1.1 非连通式油气悬架系统刚度特性 | 第30-31页 |
3.1.2 非连通式油气悬架系统阻尼特性 | 第31-33页 |
3.2 油气悬架系统特性 | 第33-36页 |
3.2.1 油气悬架系统输出力特性 | 第33-34页 |
3.2.2 油气悬架参数对输出力特性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3.3 连通式油气悬架系统刚度和阻尼特性 | 第36-38页 |
3.3.1 连通式油气悬架系统刚度特性 | 第36-37页 |
3.3.2 连通式油气悬架系统阻尼特性 | 第37-3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8-40页 |
第4章 油气悬架系统对车辆舒适性影响分析 | 第40-50页 |
4.1 随机路面激励时域模型 | 第40-42页 |
4.2 车辆舒适性评价方法 | 第42-43页 |
4.3 油气悬架参数对车辆舒适性影响 | 第43-45页 |
4.4 油气悬架参数及分析工况 | 第45-46页 |
4.5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46-4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油气悬架系统对车辆稳定性影响分析 | 第50-62页 |
5.1 评价指标 | 第50页 |
5.2 分析工况 | 第50-52页 |
5.3 转向工况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3.1 转向参数 | 第52页 |
5.3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2-54页 |
5.4 越障工况分析 | 第54-58页 |
5.4.1 越障参数 | 第54页 |
5.4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54-58页 |
5.5 作业工况仿真 | 第58-61页 |
5.5.1 作业参数 | 第58-60页 |
5.5.2 仿真结果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6章 结论和展望 | 第62-64页 |
6.1 结论 | 第62-63页 |
6.2 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作者简介及主要科研成果 | 第67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