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6页 |
1.2.1 材料强度破坏理论 | 第9-10页 |
1.2.2 基于损伤力学的疲劳损伤研究 | 第10-12页 |
1.2.3 室内疲劳试验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2.4 加载模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 | 第14-16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室内疲劳试验原理与方法研究 | 第18-30页 |
2.1 沥青混合料室内疲劳试验方法 | 第18-22页 |
2.1.1 不同加载模式控制方法与计算原理 | 第18-20页 |
2.1.2 不同加载模式下试件损伤历程与破坏标准 | 第20-22页 |
2.1.3 已有加载模式评价 | 第22页 |
2.2 循环加载的原理与加载模式的选择 | 第22-29页 |
2.2.1 循环加载过程中相关特性 | 第22-27页 |
2.2.2 加载模式选取原则研究 | 第27-2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沥青路面结构疲劳损伤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| 第30-54页 |
3.1 疲劳损伤力学基本理论 | 第30-33页 |
3.1.1 损伤变量与有效应力 | 第30-31页 |
3.1.2 应变等效原理与不可逆热力学方程 | 第31-32页 |
3.1.3 疲劳损伤演化方程和含损伤本构方程 | 第32-33页 |
3.2 疲劳损伤演化方程参数获取 | 第33-35页 |
3.2.1 损伤参数获取的基本方法 | 第33-34页 |
3.2.2 控制应力加载模式下的封闭解 | 第34-35页 |
3.3 基于有限元的疲劳损伤数值模拟方法 | 第35-41页 |
3.3.1 含损伤变量的有限元计算原理 | 第35-37页 |
3.3.2 用户材料子程序编写与调用 | 第37-41页 |
3.4 柔性沥青路面结构疲劳损伤过程模拟 | 第41-53页 |
3.4.1 路面结构与材料参数确定 | 第41-42页 |
3.4.2 路面疲劳损伤过程分析 | 第42-5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控制能量模式下的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研究 | 第54-72页 |
4.1 控制能量加载模式的提出 | 第54-61页 |
4.1.1 加载模式的控制范围 | 第54-59页 |
4.1.2 沥青混合料控制能量加载模式的提出 | 第59-61页 |
4.2 控制能量加载模式疲劳试验 | 第61-64页 |
4.2.1 加载控制原理 | 第61-62页 |
4.2.2 试验方法与步骤 | 第62-64页 |
4.3 不同旧料掺量的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评价 | 第64-71页 |
4.3.1 控制能量模式下不同旧料掺量混合料试验结果 | 第64-68页 |
4.3.2 传统加载模式下混合料疲劳试验结果 | 第68-70页 |
4.3.3 不同加载模式结果评价 | 第70-7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2-74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72页 |
5.2 不足与进一步研究建议 | 第72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