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4页 |
一、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9-12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9-10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| 第12-13页 |
四、可能的创新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4-23页 |
一、税收相关概念 | 第14-16页 |
(一) 税收的功能 | 第14页 |
(二) 税收的衡量 | 第14-15页 |
(三) 税收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15-16页 |
二、经济增长相关概念 | 第16页 |
三、税收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解释 | 第16-21页 |
(一) 古典主义学派的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6-17页 |
(二) 凯恩斯主义学派的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7-19页 |
(三) 供给学派的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 | 第19-20页 |
(四) 新古典主义学派的税收与经济增长理论 | 第20页 |
(五) 内生增长理论中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| 第20-21页 |
四、税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(一) 经济增长决定税收收入 | 第21-22页 |
(二) 税收收入影响经济增长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对税收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23-33页 |
一、中部地区经济增长和税收概况 | 第23-26页 |
(一) 中部地区经济和税收总量分析 | 第23-25页 |
(二) 中部地区各省情况分析 | 第25-26页 |
二、中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对税收收入的实证分析 | 第26-31页 |
(一) 模型建立 | 第26-28页 |
(二)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| 第28-29页 |
(三) 协整检验 | 第29-31页 |
(四) 误差修正模型 | 第31页 |
三、本章小结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中部地区税负水平及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| 第33-49页 |
一、中部地区税收结构的现状 | 第33-38页 |
(一) 中部地区总体概况 | 第33-36页 |
(二) 中部地区各省的情况 | 第36-38页 |
二、模型与数据 | 第38-41页 |
(一) 计量模型的选择 | 第38-39页 |
(二) 所选变量的基本统计描述 | 第39-41页 |
三、模型检验 | 第41-42页 |
(一)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| 第41-42页 |
(二) 模型选择的F检验和kao检验 | 第42页 |
四、实证结果及分析 | 第42-49页 |
(一) 中部地区税负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3-45页 |
(二) 中部地区税收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| 第45-49页 |
第五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| 第49-53页 |
一、本文结论 | 第49页 |
二、政策建议 | 第49-53页 |
(一) 提高“保增长”的工作强度 | 第49-50页 |
(二) 加强税收征收管理 | 第50页 |
(三) 切实提高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绩效 | 第50-51页 |
(四) 加强营业税改增值税工作的推进力度 | 第51-52页 |
(五) 有目的的选择并实施所得税政策 | 第52-53页 |
主要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