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麦论文--小麦论文

黄淮麦区不同品种小麦对土壤水分响应的差异分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前言第10-2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11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水分胁迫的类型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作物的抗旱机理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作物的耐渍机理第15-17页
    1.3 作物抗旱、耐渍性评价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隶属函数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主成分分析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聚类分析第18页
    1.4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技术路线第19-20页
2 材料与方法第20-26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第20-21页
    2.2 试验设计第21页
    2.3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盆栽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大田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2.4 数据分析第24-26页
3 结果与分析第26-50页
    3.1 黄淮麦区不同品种小麦苗期耐旱性分析第26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苗期单项指标的抗旱指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苗期抗旱指标的筛选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干旱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苗期抗旱性综合评价第30-32页
    3.2 黄淮麦区不同品种小麦苗期耐渍性分析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渍水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苗期各单项指标的耐渍指数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渍水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苗期耐渍指标的筛选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渍水胁迫下不同品种小麦苗期耐渍能力综合评价第37-38页
    3.3 不同品种小麦幼苗对旱渍胁迫的响应差异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水分胁迫对小麦株高的影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系形态的影响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水分胁迫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水分胁迫对小麦叶片含水量、相对含水量的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水分胁迫对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水分胁迫对小麦根系活力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3.4 不同品种小麦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不同品种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分析第47-50页
4 讨论与结论第50-58页
    4.1 讨论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土壤水分胁迫对小麦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小麦抗旱、耐渍指标选择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小麦抗旱、耐渍性评价方法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黄淮麦区小麦栽培现状及建议第54-55页
    4.2 结论第55-58页
5 研究展望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8页
致谢第68-70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70-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马圆线虫COI和nad1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
下一篇:南京地区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脑出血相关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