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在语言里的乡土--《马桥词典》的乡土之维
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绪论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乡土中国的根性再现 | 第11-25页 |
第一节 乡土文学的维度 | 第11-18页 |
一、“乡土之维”的界定 | 第11-13页 |
二、包容性与流动性:乡土书写的文脉流变 | 第13-16页 |
三、守持性与延展性:活在语言里的乡土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乡土根性的再审视 | 第18-25页 |
一、“寻根”与“审根”:时代性的焦虑 | 第19页 |
二、寻根作品对“根”的最初探索 | 第19-22页 |
三、《马桥词典》对“根”的重新领悟 | 第22-25页 |
第二章 匠心独运的乡土叙事 | 第25-42页 |
第一节 乡之回想——《马桥词典》人性的彰显 | 第25-31页 |
一、特色脸谱 | 第26-27页 |
二、睿智的沉默 | 第27-29页 |
三、遮蔽的性别 | 第29-31页 |
第二节 土之言说——《马桥词典》语言的艺术 | 第31-38页 |
一、跃然纸上:自觉的语言意识 | 第32-34页 |
二、认知思维的悖论:方言的意义 | 第34-36页 |
三、时空错置的复杂:历史的意义 | 第36-38页 |
第三节 知青的乡土情结 | 第38-42页 |
一、“第二故乡”的多维视角 | 第39-40页 |
二、知青身份的再认识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《马桥词典》的文学价值 | 第42-59页 |
第一节 沉寂中的暗涌:乡土书写的主题构建 | 第42-48页 |
一、九十年代乡土作品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| 第43-44页 |
二、挚爱于楚湘地域 | 第44-45页 |
三、执着于理性怀疑 | 第45-48页 |
第二节 《马桥词典》承上启下的地位 | 第48-55页 |
一、互文性的文本和话语资源 | 第48-50页 |
二、承继与超越的观照 | 第50-53页 |
三、延续与升华的影响 | 第53-55页 |
第三节 《马桥词典》的经典性特征 | 第55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